在这个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当然了、我们拼的是认知深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7835709/8fce02ef54db4f0d.jpg)
那么什么是认知深度呢?
首先让我又来举个栗子:
假如同时问两个人: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第一个的回答是:什么21天养成一个习惯、或者强迫自己去坚持、大家监督学习、APP打卡、或者百度这么一搜到处都有习惯养成记。
第二个是回答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所阐述的习惯的定义为:知识/做什么、+技巧/怎么做+意愿/愿意做、
这三个观点相互起的作用、比如做什么、怎么做、还要愿意去做、
注意了又举一个小栗子:假如我要健身运动、运动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力量、我打算从俯卧撑入手、每天坚持做俯卧撑、我一次做不了100个、但是我可以把100个分成10组、每组做10个×10组、这样我就能完成了,当然这是方法、前提还要我愿意去做。
第一个的回答是:根据表面问题和简单搜索资料得出的答案。
第二个的回答是:通过查询相关大量资料的资料并验证、并跳出问题本身、找出相关心理学和行动、验证得出的结论。
那么我总结一下关于这次的规律:
①.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②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③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所以,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深度呢?
假如这样问自己的话、客观问题是、为什么我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大多数的人在简书APP、知乎APP、豆瓣、微信公众号、各种学习圈、都在说一个月看10本书、一年阅读100本书、有的为了追求量阅读1000本书、有的写作一年要达到多少万字、什么样的牛人都有、
你以为他们看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一页一页的翻吗?
答案是:当然不是啦!
高手的学习者是这样的:每当他们要学习的主题是什么之后、
找出与这个主题相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观点、然后找出规律、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我很赞成成甲这个观点、也是我学习的目标、
结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前提是:你必须收集大量所有相关资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