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的时候打开手机里的爱奇艺视频,将推荐页面的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打开。一边切菜炒菜,各种杂音,根本无法认真仔细地观看一部电影,所以选择了这个以前看过小说也看过电影的片子,二刷。
记得研究生的时候一口气把小说考完,感觉马尔克斯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在牵引着我前进,不记得小说的具体情节了,只记得看的时候特别激动。看完小说再看电影,感觉小说中的任务就是电影里的样子了。
对于这个被称为“爱情百科全书”的小说,对于小说中表现的爱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以前我对阿里萨51年睡了622个女人、还对费尔明娜说他一直爱着她、为了她还保持着董贞的虚伪而耿耿于怀,那时我希望在书中看到纯粹的、超越时空的爱情的力量,所以对故事中人物、情节的复杂性和传奇性感到迷茫和困惑。今天再看电影,发现我已经没有期待,而是平静地接受故事里的一切隐情了。
阿里萨对费尔明娜一见钟情。爱情开始的时候多么热烈,终结的时候就多么痛苦。他是一个有点自卑而又情感丰富的人,爱情的火焰从燃烧到熄灭,他的感受想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年轻的时候爱上一个人,那是真的美好如明月、灿烂如骄阳。费尔明娜开始的时候也爱阿里萨,上课的时候写情书,偷偷见面时候的紧张与激动,那是生命最初最美的情愫。
天下父母对儿女爱情婚姻的期待和干涉如出一辙。费尔明娜父亲为了阻止他们的爱情,带着费尔明娜出游两年。纵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情书互诉衷肠,但再见面时,费尔明娜突然意识到阿里萨并不是自己爱的人,她爱的是自己想象美化的阿里萨,而不是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对于这个情节,我特别有共鸣。在我年少青春的时候,也曾对别人有过这样的情感,见面之后才知道并不是爱上那个人,而是爱上那个年纪想象的爱情。
费尔明娜嫁给了医生乌尔比诺。特别合情合理。乌尔比诺有钱有才,符合费尔明娜父亲择婿得标准。从他们婚后生活来看,费尔明娜没有嫁错,他们一生安稳、和谐、富足,生儿育女,相互扶持,是世俗婚姻的模板。虽然乌尔比诺出过轨,费尔明娜因此还离家出走,但是当乌尔比诺去接她回家的时候,她还是兴奋而期待。费尔明娜是生活在现实里的人,她不会因为这个婚姻的插曲而结束婚姻。正因为她的理智与现实,她赢得世俗的圆满人生。
阿里萨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投入到一个又一个女人的怀抱,从来没有让自己真正的孤独和凄凉。书中说,腰部以上的爱情是灵魂之爱,腰部以下的爱情是肉体之爱。灵和肉从来都是不能分离的。一个人是可以同时爱上好多人的,就像生活有酸甜苦辣,爱情不是只有一种味道。阿里萨确实爱着费尔明娜,他努力成为一个可以和她相称的人,但是他从来没有辜负自己。
阿里萨身上有他父亲的基因。正如他父亲临死之前说“此生最遗憾的是不是为爱而死”。而他父亲从来没有好好爱过他的母亲,没有给予他健全的父爱。阿里萨见一个爱一个,也许从骨子里像父亲一样。
乌尔比诺医生给了费尔明娜现实的爱,阿里诺给了她理想的爱。我认为这是一本现实主义小说,他们每一个人都过了世俗的一生,我喜欢这样的世俗,不强求,提自己负责。至于爱情,那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
费尔明娜与阿里萨之间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从此在心里在脑海里在天涯海角里,那种电光火石般的热烈和懵懂,是爱情;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之间,他看上她的倔强和美貌、以及自己的虚荣心,那也是爱情。稳定、加上和谐和幸福,很容易就等同于爱情,到那又不是爱情。爱情从来就不是一种形态,也不是只有一种属性,如果认为是,那是对爱情的苛责与误解。
阿里萨对费尔明娜的爱持续50多年,这早已不是激情之爱,他也尝遍了人间所有爱情的滋味。对于故事的结尾,当阿尔比诺去世之后,阿里萨与费尔明娜重归于好,他们像年轻人一样去爱,那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不知道一对70多岁的老人究竟怀着怎样的态度去爱。那迟到的爱趟过岁月的河流迎面而来,70多岁的人还有羞涩和憧憬吗?马尔克斯表现的是爱情可以跨过时间,当费尔明娜与阿里萨接吻、在他面前脱衣服甚至上床的时候,那种爱有没有一丝丝尴尬和遗憾?爱情是一种能力,大部分人只是在年轻的时候拥有,活到老爱到老,那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表现,但我还是希望有情人早点成眷属,我怕爱情来得太晚,丧失了感受爱的能力。
今天我仍然没有读懂这个故事,这个“爱情百科全书”值得活到老学到老,就像每一个年龄对人生都有不同的理解,没活到那个岁数就不懂那样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