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的书也是我的最爱之一, 《冬牧场》算完整读过,这本书是李娟的成熟之作,也是她说迄今为止自己最满意的。 也许是因为写这本书吃了不少的苦头,非常人所及的,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情感。
《冬牧场》获得鲁迅文学奖,我认为在于她观察世界的角度,深点说就是“洞察力”了,还有真挚的文学描述。
这本书展现了边疆地区牧民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此外,李娟在作品中描述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本书评文笔优美,内容丰盛,深入《冬牧场》的文字世界,感受与它邂逅的共鸣,分别以“荒凉是它,蓬勃也是它;孤寂是他们、热烈也是他们; 被锤打的是他们,深爱的也是他们。”形象地还原解析出,属于冬牧场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人文魅力。让我们也感受到了文字的美好和温暖。
不时读到怦然心动之句: 我猜,你定已热泪盈眶,内心升腾起前所未有的对生命的虔诚以及对生活的热望。我又何尝不是? 每个牧民都有自己的冬牧场,你我也有。只是,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深爱自己的冬牧场吗? 结尾升华,推荐。
事与愿违的生活让她终日郁郁寡欢,终是形成了她这悲惨的一生。就这个问题我在想,原始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的重要性?保护过度的孩子终将吃生活的苦。
通过读小说却回到现实,书里书外,本篇作者借身边两个朋友的孩子,父母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看看两个孩子不同成长经历。前一个他,因为父母的适当放养,从小养成自立有目标有想法有计划,能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性格。
另一个孩子一直生活在受保护的状态下,事情都是妈妈做了,孩子缺少锻炼们机会,自然成了没有自主意识,对未来迷茫,长大后也没有养成自我价值体系。
而《一生》中的悲剧,只能是畸形的教育,养成一个偏离生活轨道的儿子。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如今的社会,丧偶式育儿、啃老族儿女,比比皆是,一些家庭,父亲扮演的角色只是赚钱的工具,而缺项了其它。其结果可想而知。
当明白和认识到时,人生就有目标了,直面问题,停止内耗,及时止损,终身学习。推荐。
2023-9 风铃
9月3日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