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后三年,经济一片哀嚎,企业举步维艰,家庭也是节衣束食,不得不尽量压缩消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每天上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去匆匆;但是没有一个熟悉的人。高楼林立的城市森林,光鲜的摩登城市当中,我反而觉得很陌生,也很孤独。也许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缘故,周末回到乡下,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左邻右舍都是从小就认识的族亲,见面寒暄,乡邻的温暖在言语当中徒增。
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在用钢筋混凝土堆积起来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呢?为什么不回到充满乡土气的郊外做个闲云野鹤的樵夫呢?”
踏入社会二十多年,人到中年,体衰智退,从而有了在困难面前退缩的意念。想当初削尖脑袋往省城钻,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修理地球的生活范畴吗。
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我自己攻坚克难的毅力出了问题。纵观历史不论,仅仅和我小时候相比,现在的状况并不是最差的。更不用说那些革命老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去开天辟地,我们现在起码不用流血损命,只不过是钱袋子瘪了,活动范围缩窄了;但是,这些得失和生死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信心真的比黄金还重要!前段时间看到过一则视频,主要内容就是讲“未来哪些人将很难赚到钱?”
第一种是放不下面子有舍不下身段的人。你跟他说这里有机会,他跟你说到处是风险。
第二种是受不得别人的批评意见,表面自尊心强,实际是玻璃心,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
第三种是天天想着一夜暴富,完全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错把自己过去成功的经历等同于自己的能力,但是他可能忘了,曾经的成功是时代的机遇。
第四种是不相信学习,只相信过去的经验。对别人的成功总是怀疑和嫉妒。总觉的别人的成功只是因为运气好而已。
还有最后一种就是开始天天思考,从来都不行动的人。
以上五种类型人是很多躺平人士的总括。想想自己,近段时间由于工作量锐减,公司举步维艰,闲下来的时间多了。按照我以前的习惯,我会“忙时抓业绩,闲时多学习”。但是,现在反而每天刷小视频的时间很多,怨言也不少,锻炼方面除了保持每天步行一万步以外,几乎没有其他锻炼项目。
今天太太给我发了一些关于宅家、经常刷视屏、玩手机后果的研究报告。其核心要点就是:思考深度没有了,久而久之就会觉得生活无趣、无味,严重的甚至厌世。
所以,告诫自己:生活还是美好的!未来是可期的!一定要重拾早起、读书、锻炼的习惯。
切记:当自己放弃自己的时候,上帝也挽救不了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