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面
深蓝色的封面,厚重而深邃;竖版排列的书名《额尔古纳河右岸》,低调的生活在封面的左中偏上位置,像极了书中的主角鄂伦春族人。
封面的左边是宽1厘米左右的暗红色竖条,寓意着近些年的开发,已经触碰了鄂伦春族人的文化底线。
封面的左上方,印着橘红变色的“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在书名上方。下面印的是作者迟子建,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
整个书的封面颜色采用深蓝色,象征了额尔古纳河的源远流长哺育了鄂伦春文化。
书的背面简介了“茅盾文学奖”。矛盾文学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自1982年起基本为4年一届。获奖作品反映了1977年以后长篇小说创作发展的轨迹和取得的成就,是卷帖浩繁的当代长篇小说为库中的翘楚之作。
二、简介作者
迟子健,一九六四年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漠河。一九八三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600余万字,出版有80余部单行本。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阿尔古纳河右岸》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旅行》,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等。
三、书中的一些称呼
《额尔古纳河右岸》写的是生活在额尔古纳河沿岸原始森林中的鄂伦春族人。左岸是俄罗斯,右岸是中国。
鄂伦春族人生活在森林中。大树上雕刻了山神形象,住在夜晚可以看见星星的撮罗子来,乘桦皮船在河上捕鱼,冬天穿皮大哈和狍皮靴子在山中打猎。
他们把村子叫乌力楞,房子叫希楞柱。母亲称呼额尼,父亲称呼阿玛。伯伯称呼额格都阿玛,女儿称呼乌娜吉,儿子称呼乌特。
为了弄明白这些称呼,我专门列在纸上,为读懂这本书做好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