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由一组关于社会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假定构成。
宏观结构的三个假定
假定1:社会结构由一系列位置组成,它们根据某些规范认可的价值资源如阶级、权威和地位来确定其等级次序。进而假定结构在这些资源的可获取性和控制方面具有金字塔形状。位置越高,占据者越少,占据者具有的结构视野越好(特别是对下面看得清楚)。
假定2:虽然各种有价值资源形成了等级制结构的基础,每一种资源界定了一个特定的等级制,但这些等级制往往是一致的,具有可转换性。也即在跨越资源维度的等级制位置之间存在一致性。在一个资源维度上具有相对高地位的位置占据者,往往也在另一个资源维度上占据相对高的位置。
假定3:这个等级制结构往往是金字塔状的,上层的占据者比下层少。经验的结构看起来可能不是金字塔状的,因为每一个结构都在朝着需要重新解释的一套层级发展与变动。
中观、微观结构的两个假定——关于互动与行动
假定1:社会互动更可发生在像是的与紧邻的等级制层级的个体之中——同质互动原则。
按照资源的一致性与转换性的结构假定,被期待的或公平的交换,涉及的是能够提供的和接受资源的参与者。因此,社会位置越靠近或者更相似,占据者彼此互动的可能性越大。理论假定两个主要的驱动力可以解释大部分个体的互动:维持有价值的资源与获得有价值的资源。第一个意味着从事维护和保护有价值资源的行动已经在个体的支配之中,而第二个促进了增加有价值资源的行动,但还没有处在个体的支配之中。我们可以分别把它们描述为情感性行动与工具性行动。
○ 情感性行动可能会导致与同质性互动原则相一致的互动。对资源的相似性的认可与对相互关心和相互保护的需要的认可,成为互动的基础。
○ 工具性行动可能不会导致与同质性原则和结构期待相一致的互动模式。为了获得额外的或新的资源,根据定义,需要接近其他社会位置(特别是哪些拥有更多、更好资源的位置)。也即为了获得额外的资源,更有效的行动往往指向拥有非相似(可能是更好的)资源的人,这与异质性互动原则相一致。
假定2:必须考虑行动与互动之间的一致性或张力。
为了分享和倾诉,以至可以获得期望的回报与同情的和有价值的理解和建议,情感性行动驱动着个体去寻找相似特征和生活方式的人。既然同质性互动是规范型的互动,那么情感性行动引起的是规范性的互动(同质性互动)。也即在努力与回报之间存在一个规范性的搭配。
另一方面,为了获取实现更多和/或更好的资源回报的信息和影响,工具性行动驱使一个人去寻找具有非相似(希望更好)特征和生活方式的人。因此异质性互动代表着目的性(工具性)行动中,特别的或“异常的”努力与期望的回报之间可能的不匹配。
*摘自:《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