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吃饭,雨,则是重中之重。天不下雨,就代表了庄稼没收成,人要挨饿,人心不稳,天下要出乱子。
历朝历代,对于祈雨特别的看重。筑高台,吃斋、沐浴、更衣,奉上最好的祭品、颂最虔诚的祈文。上至最高当权者,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雷公敬畏有加。
早在殷商时期,先民就有祈雨的举动。殷墟卜辞中多有记载,如:“今三月帝令多雨?”“帝其令雨?帝不令雨?”等。到了西周,祈雨礼仪日臻完备,国家设有专司祈雨巫师。《周礼》记载,周朝设春官大宗伯职位,祭祀天神、地和人鬼,并规定:“司巫掌握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舞雩”即“雩祭”,是古人为求雨而举行的祭典。另据史料记载,隋、唐、宋三代,每遇京师或全国大旱,朝廷不但举行祈雨活动,而且皇帝本人还要采取素服、减膳、独居、露坐听政等自罚措施配合祈雨,以期感动苍天早日降雨。
影视剧中,对于祈雨场景也多有展现,但,戏演的再精彩,也不如亲历过程,让人记忆更深刻。
一年,接连数月天不降雨,村里老人张罗求雨。蒸了各种动物形状馒头,点了彩,由一男一女幼端着祭盘走在前面,村里人尾随其后,年长者边走,边口中念念有词。绕村一圈后,来到村中一深坑中,那时坑被称为河。坑中无水,地面开阔,祈雨的队伍在坑内连绕三圈,早准备一旁的燃炮者,点燃炮竹,此时人群中窜出一人,头顶簸箕,弯腰如龟状前行,众人拿水瓢泼水,边泼水边高声喊“下雨啦,下雨啦……”。祈雨结束,要是一两日内果真有雨落下,村里老人对于祈雨显灵更加深信不疑。即便无雨下,也没有人出来埋怨,只赖祈雨心不诚,祭品不够丰盛。
祈雨,其实是一种精神寄托活动。对大自然而言,人,只是一个弱小的物种。面对强大的自然,人往往会通过自我安慰式的举动,来缓解内心的不安。人,在最无助时,往往会祈求神灵的保佑。
把祈雨看作为一种形为艺术,或许更能引起人的理解与欣赏。假若这个世界,连寄托想象的载体都没有了,人类活着,将是多么的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