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另一个世界中的自己,未必有我们想得那么好(四)

另一个世界中的自己,未必有我们想得那么好(四)

作者: 夏语冰666 | 来源:发表于2021-05-26 21:55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分享了四个认知层次中的前两个,即认识自己——我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认识他人——其他存在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

    今天,继续后两个层次的分享,即“认识他人眼中的我”——我在其他存在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认识这个世界”——我所看到的周遭世界又是怎样的。

    03、认识他人眼中的我

    第三个层次,就是了解别人对我的认识。这本身也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意图与行动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呢?为什么连坏人都觉得自己是好人呢?因为判断自己的时候,都是从意图的角度出发的。

    你了解自己的都是意图,但是别人看到的是行动。意图和行动,到底哪一个更真实?

    在自己看来,可能意图是最真实的,但在别人看来,则是行动。这就造成了我们和他人之间理解的鸿沟。

    作者讲了一个隐喻:有一个人到了天堂,和大家都处得很好,只有一个人特别讨厌。他说那个人怎么总是那么讨厌。后来他问大家那个人是谁?大家说,那个人是一面镜子,就是你自己。

    所以,另一个世界里的自己,未必有我们想得那么好。我们特别容易把自我保护,转化为对别人的批评,就是因为意图和行动是不一样的。

    当出现自我保护的时候,我们就会转向批评外在。因为内在的东西,无法和别人讲明白,对方也感知不到。

    特别要说明的是,有一件事是每个人在别人眼中都会出现、而自己不知道的,那就是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加摇摆不定,左右彷徨。

    都想伪装得特别坚定,但其实在很多问题上,依然是摇摆不定的,不妨好好问问自己的内心。

    书中一段话:“在第一种领域”,也就是对自己的了解那个领域,“研究可能会提高人的自负感,而第三种领域的平衡性研究则会让人领悟到自己的渺小。”

    如果在第三领域待的时间长,经常会思考别人怎么看你,你会变得渺小。“我在这个无比广大的宇宙当中算得了什么呢?我只是小小地球表面上的数十亿蝼蚁之一而已。

    但帕斯卡说:‘人犹如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这是帕斯卡尔的名言。

    也就是说,我们是一根有自我意识的芦苇,而且无比珍贵,尽管他的自我意识在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休眠状态,只是一种潜能。”

    这也是本书的目的,就是唤醒我们心中的潜能,唤醒休眠状态中的自我意识,这样才能够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进而了解别人眼中的你。

    04、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更多地集中在无机物的层面,而对于人本身的了解,却是非常少的。

    作者说:“如果说所谓哲学,就是对‘人生’是怎么回事给予我们指点的话,那么物理学和其它指示性科学,由于仅仅以自然界了无生气的一面为基础,所以它们并不通往哲学

    十九世纪物理学告诉我们,生命是宇宙的一场意外,没有意义或者目的。二十世纪最优秀的物理学家又把这个话全盘收回,他们告诉我们,他们只研究特定、严格、孤立的体系,阐明这些体系运作或能促使其运作的原理,从这门知识里绝对得不出(也不应得出)笼统的哲学结论。”

    我们不能够简单地用物理学和数学来指导人类的思想,所以要想更了解外部世界,不能够仅仅靠科学,还应该依靠整体的思想。

    至此,我们了解了以上四个层次的认知领域,那如何将这四者有机的统一并加以运用呢?

    明天继续分享~~明天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另一个世界中的自己,未必有我们想得那么好(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yl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