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流图(Cumulative Flow diagrams )可以包含很多用于观察的信息。 但是,对于不熟悉它们的人来说,它们也会有些令人生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技巧和信息,介绍如何开始使用累积流图。
这是一张关于研发过程累积流图(CFD)的示例:
CFD.png
每一条线都是该过程中所移动项的计数的累加,因此称为“累积”。
此文中我们特指这些移动项为需求。
浅蓝色–完成项
黄色–部署中
灰色–测试中
橙色–开发中
深蓝色–分析中
x轴是日期,对于累积流图来说通常将天数作为观测点,比如从开始的第1天,第2天...以此类推。
y轴的是需求数。 例如,在第0天,“完成”区域中没有需求项,而在第1天,现在有3个需求。
实际上,读取此类图形的一个关键点是两条线之间的高度距离,在此表示需求数。 因此,线之间的间隙越大,该过程中该部分中的需求数就越多。 比如在某一天的两条线之间的高度距离越大,表示在当天的在制品(WIP)--也就是未完成的工作项越大。
如果你的产品线继续增长,则说明WIP增长问题,这将减慢整体吞吐量。 如果你在查看WIP增长时使用顶线和底线,这将特别有用,因为它们代表了整个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如果你的系统没有获得增长,但其中的界限不断增长,则意味着系统内部可能存在瓶颈。
此外,在这些线开始汇合的地方,这意味着您的WiP减少了,同时也可能导致系统一部分/全部的资源紧缺。短期内这可能不是问题,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支出/费用。
使用这些观察结果,您可以开始调整WiP限制并控制输入点,以防止额外的工作进入系统/系统的各个部分,或者允许更多的工作流过。实际上,这就是管理流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试图使需求和能力的变化相匹配以实现平衡。
关于累积流图的另一个关键发现是平均前置时间由图表的宽度表示。
例如,如果您在第1天看到上面的图形的深蓝色标记-这是需求11进入系统的时间。如果您在图表上水平跟踪,则会看到该需求在第7天离开系统(淡蓝色线)。要确定需求交付的前置时间,您可以从退出时间中减去进入时间,从而为您提供前置时间为6天。
当然,这个时间会随着系统中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您进一步查看图表到第7天,然后在其中进行分析计数,然后追踪完成,您会发现前置时间缩短到大约4天。交付时间减少了大约30%,通常可以归因于诸如限制系统中WIP(如排队理论告诉我们,降低WIP也可以减少交付时间)之类的措施或对系统的其他改进。
累积流图的第三个关键属性是图形底线的角度。这称为看板系统的传递速率或吞吐率(以平均值为单位)。角度越小,吞吐量越小。角度越大(朝垂直方向移动),输送速度/产量就越大。
按照排队理论(Little’s Law):
Throughput(吞吐率) = WIP(在制品) / Average Lead Time(平均周期时间)
你可以在此图表中看到这三个关键属性:
CFD-with-markers.png
你不必总是拥有电子工具-如果你有物理板,则可以使用此数据维护物理图。 或者,你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来记录它。 还有其他工具,例如JIRA看板和知微等也可以为你完成这些操作。
现在,你可以开始使用累积流程图来帮助您做出有关工作系统的更明智的决定。 你会看到可以解决的瓶颈,可以开始限制或增加输入以平衡流程,并且可以限制流程中的工作以帮助平滑流程。 你还可以开始计划如何缩短交付周期或增加吞吐量,这你对您的客户和财务底线产生积极影响。
累积流程图是用于管理流程和改善服务交付结果的重要工具。同时再次强调一下,用累积流图观察一个团队的工作进展时,数值本身不能说明问题,但数值的变化趋势会给我们一些预警,告诉我们哪个环节可能碰到了问题或成为瓶颈。
我们关注累积流图中每一种颜色区域的变化趋势(看是否有拓宽或增厚的趋势),来获取风险预警。
若有此趋势时,我们需要到团队中去充分了解情况,识别真正的问题或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