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IMO:从命令-控制到协同-信任

IMO:从命令-控制到协同-信任

作者: 韧性十足的牛皮糖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20:36 被阅读93次

    在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泰勒的科学管理为管理学奠定了基础。专业化分工,配合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亨利•法约尔在泰勒的基础上加强了管理职能的分解。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要素原则帮助组织规范管理工作的流程,确保任务/事项按照组织管理者设定的范畴展开,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从法约尔的五要素开始,命令-控制的领导风格成为组织领导者的基本范式,百年来被不断的强化和巩固。虽然在现代社会“人本主义”观念的发展,组织开始强调人力资源,强调为个体在组织的成长进行设计和规划,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命令-控制”的管理风格。领导的目标还是通过找到能力和素质匹配的下属,以完成组织任务为目标。

    在“命令-控制”的领导范式下,组织的领导岗位成为组织个体争相抢夺的目标,于是产生了公司政治。个体之间尤其是有一定的领导能力,特殊技能的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的封闭保守,乃至相互攻击屡见不鲜。组织内拉帮结派成为组织常态,美名其曰组织内的“非正式组织”。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默许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通过所谓组织“文化”的引导,让非正式组织服务不对组织前进方向和目标形成障碍,同时让这些“非正式组织”成为吸纳组织内情感垃圾的一处通道。

    而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命令-控制”的管理风格愈发的失去效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外部环境变化成因。

    一方面: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商业社会。互联网技术带来信息传播的颠覆性变化,从信息的线性传播(单向或双向),转变为非线性传播(网状随意的传播)。同时商业社会倡导的开放式信息沟通和传播,跨界合作交流也让更多的工作要素组合抓变为横向的连接和协同。

    另一方面:从马斯诺五层次看,社会个体的需求更多的从生理安全的物质需求,转向关系尊重的社会性需求。物质的发展,让更过个体从被迫服从管理的方向解脱出来,转向追求个体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从个体与组织结合的角度看,组织营造个体乐于参与的组织文化氛围,帮助调动个体的自我积极性成为当下更多的组织发展建设中的重要话题。

    而“命令-控制”导向的更大的社会问题是带来社会系统的割裂,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在简单的任务连接,目标导向上,失去了社会本来应该有的温暖的基础。

    因此,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在呼唤更多的“协同-信任”范式的组织领导。组织内部不同的部门之间,通过协同合作来完成组织目标。而协同中最重要的基础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强调的互联网社会的蜂巢模式,蜜蜂之间通过无缝的分工和协作,建构出精密的蜂巢系统。工蜂、母蜂和蜂后构成的系统通过协同合作的模式而不是命令-控制的模式展开工作,高效而完美。

    在“协同-信任”的领导范式中,领导的个体成熟度至少需要达到第七层的“多面手”以上的状态。从多面手到整合者(第八层),组织领导者需要更多的开放自己,给予到外部的关系更多的信任,同时自我需要保持更大的同理的感知,和外部同频。

    个体成熟度的十大层级能够帮助组织领导者更好的认识自我成熟度的状态,明确自我需要修炼和提升的方向。这也是IMO能够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和改善的方向。

    因此,IMO是适应新的时代特点,环境和社会变迁下的领导力重塑系统。我们也将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为组织领导者打造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协同-信任”的领导者社群。通过集体的共修,促进我们组织的成长和个体自我的完善。

    对“IMO横向领导力”建设方向感兴趣的伙伴,扫码私信入群,一起学习成长!

    欲了解更多课程信息,点击链接:IMO横向领导力大师班,获取课程详细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MO:从命令-控制到协同-信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dr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