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上自律,人生从此所向披靡
1、与其花心思找理由,不如想出解决的办法。
回想一下你过去上班迟到的情境,老板问你:为什么来晚啦?你是怎么回答的?有没有撒谎呢?
其实,与其去花心思编各种理由,不如下次就杜绝再犯。
2、要改变拖拉的习惯,最好提前向大家宣布计划。
这个在很多治疗“拖延症”的课程和书籍中都有提及,就不多赘述了。
3、缺少主见的人,要练习比其他人更快做决定。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主见,喜欢从众的人。为了不让自己“随大溜”,要培养比别人更快做决定的能力。比如一起出去吃饭,别人先点完了,你来一句:我也一样。
下次,你就可以先提前了解一下这家餐厅的特色菜品等,然后在其他人点餐之前先把自己的那份清单点出来。时间久了,其他的事情上也会受到影响,从而让你克服“选择犹豫症”。
4、与其怪罪别人,不如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今天你出去上班,因为雪天路滑,公交来的晚,而且道路还不好走,你迟到了。怪谁?怪公交车来晚了?怪天气不好?不!怪你没有提前看天气预报,然后想出对策。
5、担扰未来的人,可以先做准备,而不是陷入焦虑。
与其坐在那儿担心,不如先把你担心的问题先提前解决。当问题来到时,你就心里有底;没有来到的话,也能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说不定可以用到其他时候或者帮助别人,获得人脉。
6、与其跟他人比较,不如跟过去的自己较劲。
与“从前的自己”比较,看看有哪些优秀的进步。当然,也可以把优点列出来。比如:我虽然不如A先生帅,但是我比他骚啊!(笑)
7、压力快要“爆表”时,可以试着多走动。
走路可以缓解愤怒和焦虑,最重要的就是一直走到息怒为止。
其实这个走动是作者的观点,因为他压力大的时候喜欢走路缓解。而对于我个人来讲,跑步和拜佛是最解压的两种方式。
8、认定自己不行之前,先试着行动。
9、怯场不是没胆量,而是上场的经历不足。
其实你缺乏的不是胆量,而是积累上场的次数。
记得我小学的时候就很怯场,但是六年时间也没有锻炼出多少机会。后来初中班主任也不让我参与任何公开场合露脸的机会,以至于我高中入学的时候,老师让每位同学上前面做自我介绍。我当时紧张的死~
后来高中班主任发现了我这个特点,直接三年班会回回有我发言,有时候学校有一些公开讲话的活动也把我报上名。现在,我已经很习惯自如地在公共场合做演讲了。虽然没有那么有感情地说什么,但是至少站在前面心不突突了。
10、与其刻意迎合他们,不如替对方着想。
11、不敢说“不”,压力反而更大。
培养拒绝的能力。
12、与其纠结过去,不如把焦点放在未来。
如果计划可以改变的未来,反复思考就有正面的意义。
所以,千万不要把思考的焦点放在过去,而要放在未来,而且这一样也能达到反省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