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香哏都
划拳——天津卫老酒(2017年8月作业)

划拳——天津卫老酒(2017年8月作业)

作者: 朱智林 | 来源:发表于2017-08-31 16:25 被阅读0次
划拳——天津卫老酒(2017年8月作业)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一些传统的东西逐渐消亡。碾压其下的,除了尘埃,还有凋零的鲜花,以及破败的野草。
不必提及先秦两汉,太过遥远。仅仅是我们小时候,就有许多花花草草,留在记忆深处,余香犹在。
从前,邻里关系融洽,亲朋好友互通有无,互相帮忙是常有的事儿。小事儿算是举手之劳,而大事儿则需要摆桌答谢,举杯畅饮。那时的大事儿,无非是盖房子、娶媳妇、嫁闺女、生孩子等等日常生活琐事。现在,能用钱解决的,就不是什么大事儿;但那时候人们都没有钱,而且,也很少用钱解决这些事儿。人是第一生产力,亲朋好友邻居同事是主要生产力。小时候特别盼望这些大事儿的降临,给单调的学习生活——主要是缺油少肉的胃口——带来些许惊醒。从早晨开始,大院子里的亲戚朋友开始忙活,主要分成两组:一组是干正经活儿的;一组是做饭的。中午随便吃点儿,晚上才是丰盛的大餐。晚霞升起,鱼肉飘香,晚霞也有了味道。而"折箩"是我的最爱。辛苦一天的大人们聚在餐桌旁,开始喝酒。小孩儿们,有时候还有阿姨们站在四周观看。喝酒没什么好看的,主要是看他们划拳,捉对厮杀的热闹场面才有观赏价值。那时的酒还没有假酒,无论贵贱,都是真的。天津大曲、尖庄、老干部、西凤、洋河大曲、老白干、古井贡、杜康、五粮液、茅台……这是能够想起来的不同时期酒桌上的酒。酒桌的上半场人们还互相推让,文质彬彬。到了下半场,已是锣鼓喧天,高声呐喊了,偌大的院子已经装不下这番热闹,远远地飘散出去,飘到院墙外的田野里,与蛙声,蛐蛐声,草虫声彼此应和,一直到深夜,人们乘着酒兴,伴随月光,一歪一斜地各自回家。而我们这些小孩儿早已入梦。此前写过一篇《飞花令与酒文化》,文中提到老百姓在酒桌上的划拳时吆喝的口诀:“独占一,哥俩好,三星照,四喜财,五魁首,六六六,七个巧,八匹马,都喝酒,全来了。”这是我耳熟能详的当年大人们酒桌上的说辞。但在这之前,五哥告诉我,在正式开始划拳之前,还有一大段铺垫。于是我记录下来,留作此前文章的补充。
高上一品官二品戴花翎三星四喜四喜到五更六啊六常春七巧八马提壶到九门十拳佛罗更划拳赌输赢冷酒一口吞喝得我头发昏耳听桥头鼓打三更春满福堂全福寿四红四喜八千寿哥俩好全来了
哪天跟五哥喝酒,等喝他高兴了,让他用天津话说上这一段,那才有味道。

2017年8月30日By zhulex

相关文章

  • 划拳——天津卫老酒(2017年8月作业)

  • 天津卫

    “天津卫”---知道天津卫的三个字说法的除了天津人之外,其他地方的人应该不多。“卫”这个字来源于明朝的卫所制度,具...

  • 天津卫

    不知过了多久,才有耐心重新整理思绪,将漂浮的回忆归位,珍藏。 离开北京 和涛哥匆匆在帝都火车站的全家碰面,发了个微...

  • 天津卫

    每个人的梦里都会有一处地方不能被抹去,这样的地方我们称之为故乡。而我的故乡就是天津。很多人一说到天津很大几率就会提...

  • 天津卫

  • 读《俗世奇人》

    文/明日之月 今年看完的第18本书《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生于天津。 天津卫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天津卫...

  • 一部挂着鬼怪的悬疑探案小说

    天津过去叫天津卫,明朝燕王朱棣登基成为明成祖时,在天津设卫,把从安徽老家带来的子弟兵驻扎于天津,负责拱卫京师,故称...

  • 水调歌头 天津卫

  • 天津卫印象

    天津,一个离北京很近的城市,有个出名的英雄霍元甲。这是一直以来,天津留给我唯一的印象。 从来没到过这个历史悠久,在...

  • 再会天津卫

    已作纪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划拳——天津卫老酒(2017年8月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gq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