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教版教材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发旧文一篇,以示纪念

苏教版教材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发旧文一篇,以示纪念

作者: 浊世匹夫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2:18 被阅读0次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选的比较好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苏格拉底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谈话、辩论、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采取一种特殊的形式。他不像别的智者那样,称自己知识丰富,而是说自己一无所知,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把问题提出来向别人请教。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进行反驳,弄得对方矛盾百出。最后通过启发,诱导别人把苏格拉底的观点说出来,但苏格拉底却说这个观点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心灵中本来就有的,他的作用,不过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而已。苏格拉底把最后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形象地称之为“精神助产术”。

        “精神助产术”在今天看来,颇具人文性,它尊重人的自我发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见,对于教育这个问题,苏格拉底主观上是不想以权威的优势地位对学生进行强制灌输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家园之感。古希腊哲学是欧洲文明的源头。苏格拉底作为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他的这种教学方式也一直影响了今天的欧洲和美国,培根为现代实验科学所做的贡献,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想必都以其为思想根源。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著作,我们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因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和克塞诺芬尼的著作,《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故事的本来面目应该是这样的: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颗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去了。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种理想,而且很容易错过。”

    这个故事不知是真是假,从《理想国》这本书来看,柏拉图采用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对话的形式将自己的政治理想诉说了出来,里面的对话也不是一定存在的。《对话录》想必也是如此。现在好多小故事为了增加说服力,动不动就说是苏格拉底干的,弄得苏格拉底跟个专门送心灵鸡汤的老方丈似的。本篇课文显然是又一次篡改,但显然照顾到读者是小学生,就不谈爱情了。

    这篇课文我们不妨看做是苏格拉底当时给学生们上课的一篇课堂实录。

    我们中国人,习惯上把时间看做是能从起点回归到起点的一个圆,所谓“寒来暑往,朝夕交替”,所以才会说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的话来。而古希腊人,把时间看做是线性的,一去不复返的,德谟克利特就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那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麦地出发的这头就是人生的起点,那头是终点,走过麦地就是走完人的一生,当然没有回头路了,“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还”。在这有限的一生,一定要把握好机遇。唐代的杜秋娘也深刻地道出了这一点: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然而,面对机遇能够当机立断,适时把握却并非易事。哲学家苏格拉底便借助“寻找最大的麦穗”这一事例,让他的弟子们切实体会到“拥有远大的理想固然重要,抓住眼前的机遇才是成功的基石”这一深刻道理。

    作为课堂实录,这篇课文对老师的教学思路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教版教材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发旧文一篇,以示纪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gt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