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要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最初是因为它有双语版,而且汉语版反而是译本。从小读古文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大江东去,浪淘尽,好古风流人物。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我很好奇,中文如此之美,用英语应该如何道来。而东坡先生,一生留下太多文学精粹和民间念想,比如苏堤,东坡肘子(吃货一枚)……我也想去看看他的一生是如何颠簸,而他的人生态度为何又能如此豪放,这是看这本书的初衷。在苏的中青年阶段,离不开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都因此而改变。作者在书的序中已经提到,他是苏的忠粉,所以关于变法和对王安石的评论中,主观色彩比较浓厚。我相信,苏和王都是有情怀的人,苏的情怀更柔和,更亲民,王的则比较强势和激进,表达起来是不同的政见,但最终都是想要服务于民的。就像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作者笔下的人物,不仅苏东坡非常完美,其他和苏东坡关系好的人,都是好的,比如欧阳修,范仲淹。而王安石身边的人,不是小人,就是佞人。更像一个粉丝去写自己的偶像生平,只能作为个参考文章消遣,而不能作为一个客观全面的传记。当然,虽然文中多处对王的描写很多更像作者的猜测和臆想,有失公正,但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文笔吸引我,这也是我会坚持看下去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