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视频,在一个招聘现场,一群预先排演好的演员事先坐在现场,装作等待进去面试的应聘者。
此时进来一位女士,是真正的应聘者,她坐在椅子上认真地准备着。忽然,演员们全体起立,站立一秒后又集体坐下,之后又起立,又坐下。
这样循环往复好几次后,原本一脸莫名其妙的女士也跟着大部队起立,坐下,起立,坐下。
这之后,接连进来好几位应聘者,反应也都是和前面那位女士一样,犹豫一会儿后,加入到了大部队里。
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
比如某家店面门前有几个人在排队,之后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队列中去,哪怕他并不知道这家店卖的是什么。
你走在路上突然停住,抬头往天上看,看一会儿后就会发现,身边会多了好些个人跟你一起往天上看。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羊群效应”——基于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
前段时间深圳的“喜茶”特别火,每次路过,队伍都排得老长。有个同事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终于喝上了一杯,回来告诉我“其实味道就那样…”,我心想,这一杯茶的时间成本可真不小。
【2】
《人类简史》里提到过一个“共同想象”的概念,人们基于共同的想象,结成想象共同体,然后共同联系、协作,形成社会结构。这个想象我们都很熟悉——公司,宗教,政府,国家,以及一切社群。
比如小灶群,就是我们基于对猫叔的共同想象,然后聚到一起,形成想象共同体,之后基于这一共同想象,大家协同合作、一起进步,自发的链接成一个有效的稳定结构。
如果此时有人跳出来在小灶里大吼一声“猫叔是骗子!”,相信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之,为何?因为这句话挑战了这一群落的共同想象,这一准则是这个群落存在的最基础条件,这一条件失去了,群落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进一步说,“想象共同体”在本质上,也是“认知的共同体”——认知水平相似的人,更有可能结成虚拟的“社群”,他们在个人成就、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交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接近。
这就是为何我觉得同事的那一杯茶代价太大,因为我俩对于时间的认知不同,所以我是不会仅仅为了一杯茶而去选择浪费一整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3】
所谓“不合群”,其实就是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和周围人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而已。
这种结果有两个方面:
1)一方面是当你在某一件事上的认知高于周围人,而你又不愿意违心的附和时,不合群就产生了。
比如周围人都在玩《王者荣耀》,每天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开黑,而你觉得你这辈子肯定是成不了职业选手了,有打游戏的时间不如学习一些其他的技能,提升提升自己。
于是当他们成天聊着游戏话题,在群里互飙战绩时,你插不上话,你也不想插话。
这样的你,被认为不合群。
但是,多年后,你会感谢这样不合群的你。
2)另一方面是你在某一件事上的认知低于周围人,而你还不自知,不愿意去弥补这种差距。
身边就有这样的事例,几年前和一位同事关系不错,经常在一起聊天。那时候年轻,火气比较旺,经常吐槽公司里的人和事。
后来渐渐意识到,这种行为对自己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反倒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好,于是开始渐渐地调整自己。
但是他却似乎还停留在那个阶段,虽然我旁敲侧击地提醒过多次,但依旧我行我素。后来,我俩渐行渐远,他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少。
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多大改变,固执的守在自己的城堡里,拒绝外面的一切,变得越来越不合群。
你说我们都变了,其实,是你自己在拒绝提升。
【4】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发展至今天的规模,仰赖于大规模的群体协作,我们都是这个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思考。
独立思考是我们之所以不同于他人的根本所在。
罗胖说过,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后真相”时代,看到一个新闻首先会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判断先站队,然后再去搜集相关信息证明自己的队伍是正确的,至于真相,管他呢。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事实不再重要,而变成群体与群体不同认知的对抗。
我看到键盘侠们兴奋充血的双眼,像一只只等待俯冲觅食的秃鹫,对着事实这具尸体,狠啄猛撕。
正如晨读所说,“群体得出的答案并不一定是最优解,有时候还会是明显趋向于错误的答案”。
其本质是,这个答案符不符合我的利益,仅此而已。
所以,希望我们都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保持独立思考的意识,拥有独立探索的精神,树立健全的自我价值评判体系,不趋之若鹜,不噤若寒蝉,做人有礼有节,做事有理有据,不附会,不攀缘,敢于“与众不同”。
【晨读感悟】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