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拿着豌豆花的女人

拿着豌豆花的女人

作者: 梅蝉 | 来源:发表于2021-02-17 07:41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来自二年四班,我要为大家演奏一首曲子,名字叫《骆驼之旅》——”我正在为女儿录制假期音频作业。“你直接弹了?不简单介绍下曲子表现什么?”

      “这个——老师好像没讲。”

      “可是妈妈每次听,都感觉很有异域情调,会想到沙漠啊、古城啊,好像看到骆驼在沙漠中缓缓地……”

      “哎呀,妈妈你快给我录吧。”

      多年前在北京转机的空档,有当地朋友陪我们去了趟圆明园,他自己不由地感叹:“啊这里也不错,还是第一次来。”我们好惊讶,惊讶他在北京长到二十多岁第一次来?他说,是啊,还没去过故宫,也没爬过长城!我们对于身边的东西没什么炽热的兴趣,因为太近,不那么迫切吧。就像长在海边的我,并不会游泳。虽然搭公交车几站就能到海边,也不常去看海。

      听着女儿的《骆驼之旅》,我会联想到寂静的沙漠,大海和沙漠很遥远吧?但有一位神奇的女人,她能把大海和沙漠连接起来。我妈妈小时候见过她,我见过,我女儿也见过。是童话里手持鲜花的女神吗?

      “姥姥,妈妈带我去博物馆啦,我看见那个拿木棍的女人了。”

      “姥姥没说错吧,她手里拿根细棍,脚上穿着一只鞋。”

      “妈,展馆还扫码排队呢!”我收拾着手上的东西。

      “哎呦,我们上学那会儿是学校组织去参观,我们都吓坏了,不敢看。”

      “妈,你不敢看,还记得那么仔细?”

      “那个时候没有太多地方可去,学校组织活动总去博物馆,看多了大家就不怕了。”

      “是啊,我们小时候也是春游组织去的。我们班更牛,看完了在博物馆外面野餐,大家面包香肠吃得可香了。现在,孩子的视野不一样了,我看家长带去的小孩子蹦蹦跳跳地看完,好奇又兴奋呢。”

      “妈妈,你说她真是从沙漠来的吗?”女儿跑过来问我。“对啊,她来自高昌古国,在新疆吐鲁番,离现在有1300多年呢,大约是隋唐那个时候。”

      “哦……”女儿似懂非懂地听着:“那妈妈,你知道她手里拿那根棍干什么用的?”“嗯——可能是陪葬品——”“我知道!”“你说说。”我惊喜地听女儿讲:“她呀,一定是在沙漠里遇上风暴,掉到沙坑里了,她的好朋友拿根棍子给她,让她抓着棍子往上爬。但是风暴太大了,好朋友没把她拽上来。她被沙子埋起来了。”

      哈哈,以女儿的常识,她是这么理解的。

      我看过博物馆介绍,查了相关资料。还原下真相:她是高昌国的贵族,葬在古国公共墓地。大约100年前,日本探险队盗挖阿斯塔纳古墓群,把她带到海边展览馆。据说高昌气候温暖,田地肥沃,庄稼一年收成两次。特产有葡萄、白盐、冻酒、棉布。

      她能历经千年,保存完好,媲美埃及木乃伊是因为荒漠气候:降水极少,极端干燥,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高温期长,蒸发量大。干燥的气候促使逝者身体快速脱水并保存下来。

      不奇怪吗?生活在富庶的古国,一转身长眠在荒漠?

      考古发现的文书显示,这里有保护植物的法律条款。砍一棵胡杨树,要罚一头牲口。当时的古城大量砍伐胡杨树建筑房屋,上游不断截流,河水利用不合理,水源不足。人对自然的破坏,导致环境变化。

      我想她生活的时期,沙漠已经形成了,但不像现在规模这么大。但人类居住的地方不再是湖泊众多、水草丰盛,城市已经和沙漠为邻。当有人逝去就会被送往城市郊区,荒凉的沙漠墓地。

      她手里握着的木枝,是家人对她的牵挂和祝愿吧。陪葬品不都是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获得幸福吗?那个时候有没有豌豆花呢?家人是不是塞了一束豌豆花给她?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豌豆花语是留下温柔甜蜜的记忆。

      她把大漠的记忆传递给了我们几代人。她是我们儿时对沙漠最初的感知,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城市里,她是既亲切又熟悉的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拿着豌豆花的女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kt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