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往对李嘉诚先生的印象,来自于几个标签“塑胶大王”、“伉俪情深”、“超人”、“抛售国内房产”、“快10分钟的表”,但对他个人的详细成长史,对他如何从潮汕小伙变成香港四巨头之首的个人成长史,知道的并不是很详细,也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会觉得都是成功者成功后的奋斗史,没有读的价值。直到今天,读了李嘉诚先生的《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全传》,对他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10-15章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李嘉诚先生:广纳人才、剑指港灯、慈父严师、屋村扩张、重组长和、跨国发展。
10、广纳人才:奉行造物之前先造才理念,将整个管理团队分为三层:核心层、总部&分公司负责人层、挂职&未挂职客卿层。人才结构兼具:老中青,中西结合。通过广采博纳,借助众人的智慧,用情才并重命中的方式,将儒家智慧和西方管理方式结合,打造长实管理梯队。紧抓管理核心:指挥千人不如指挥百人,指挥百人不如指挥十人,指挥十人不如指挥一人。用:1)充足的人才储备;2)对下属充分了解;3)整个企业管理环节了如指掌,紧抓指挥好一人的精髓。
11、剑指港灯:深谋、远虑,成之因也。收购港灯筹划许久,一次不成,暂时退出,避免正面冲突。通过对港灯内部情况的不断了解,市场状况的准确把握,静待时机,在置地集团深陷财务危机需要出售港灯套现时,内心心急如焚,但表面不动如山,收购过程异常冷静,从未情绪化,等待对手坐不住,犯下收购大忌时,一举出手,从容拿下。
12、慈父严师:从小带两个儿子参加公司会议,通过真实的商业教育两个儿子。并不因为家业丰厚,而放弃对两个孩子的要求,注重对他们进行生活和事业的价值观教育。
13、屋村扩张:作为新兴地产公司,对标当时的地王置地,并确定超越置地的目标,从学习置地的经营经验开始,透彻分析竞争对手一哥,分析自己和对方的长短版,用龟兔赛跑的精神,通过大兴楼宇、上市筹资、收购兼并,推出“四大屋村”,1990年反超置地,成为一哥。
14、重组长和:将长实与合计黄埔进行业务重组,简化股权结构,理清业务范围,为大儿子接班做准备。
15、跨国发展:基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从人才方面起步,布局国际化战略,最终完成国际化。
本书总共25章,夜读10-15章,用学新知的三步复盘法,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大家共享。
1、收获了哪些新知
1)新知:指挥千人不如指挥百人,指挥百人不如指挥十人,指挥十人不如指挥一人。
和昨天看的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 简书,其实讲的是同一个事情。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需要抓重点,抓中20%中的20%,就能让我们高效完成。而能够关注核心的关键在于,时刻思考,抓住关键,找到“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集中全力,推倒它。
2、改变了哪些旧有认知
1)旧知:造物之前先造才。
知道这个概念,但是在具体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其实有时候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顺序,其实对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如何根据这个重要性来践行,还是理解不够透彻,价值观上的非重视,源自本质上还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职业人的角色。
新理解:造物之前先造才,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都太容易纠结于某个概念,而不会去更多的和旧知相连,导致了无法打通,静脉租塞。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提前做充分的准备,做计划再执行是,做年度规划,然后再细分也是。
3、今后如何去做(to do)
1)通过践行《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书中的知识点,让自己更加的聚焦、聚焦、在聚焦!将列的计划,在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工作中,去日日践行。
2)养成凡事提前思考的习惯,将自上而下的思考和自上而下的思考结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