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作者: 假装醒一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15:38 被阅读0次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当气氛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送别竟然真的来了。

记得朱自清在《背影》中描述父亲送他去车站的情景,场面不算温馨,气氛也不太和谐,嘈杂的站台,并不是容易迸发感动的场所。儿子对于父亲的送别记载只是几十年后的再回首,此时此刻觉得那一幕是如此温馨,但是在那时那景,却只觉得时间过得缓慢,乏味枯燥。

送别

龙应台《目送》中写儿子安德烈急匆匆的脚步是在告诉她——不必追,其实不然,送别本身就不是一件对等的事情,一个人送别一个人,二人不管有多深厚的情感,送别之情总是向一方倾斜,于是乎,一个人忍着哭在笑,一个人忍着笑在哭。

送别,不再是时间快与慢的调和,也不是距离远与近的伸缩,而是情绪从紧张到放松的渐变,人们在送别之时,想象着猛烈的情感的喷涌,相拥而泣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时候,或许是场景不太完美,亦或是天气不太完美、站位不太完美、穿着不太完美,似乎任何事都不太完美,总感觉离别时的自己无法发挥出最佳水平,经常用力过猛,导致场面一度有些尴尬。于是,匆匆拥抱,寒暄几句,急忙转身,上车之后,隔着玻璃,再恋恋不舍。

爷爷去世的时候,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冬末转春的日子总是懒洋洋的,我以为在这样的日子里什么故事都不会发生。记忆有时候很奇怪,现在的我再也想不起悲伤的画面,只有美好的记忆。小时候,爷爷在类似阳光明媚的下午,常常会从窗户外面探头进来看我写作业,看一会儿便带着一脸满足,慢慢悠悠地踱着步走开。爷爷去世的下午,也是如此的阳光,我却感觉浑身难受。

送别

如今回到家里,我会坐在以前写作业的地方,猛的回头,希望能看到那满足的神情,然而看到的只是刺眼的阳光,当一个人站在窗户边时,刺眼的光便会被挡住,这样就不会直射到写作业的桌子上。

实在想不出结尾该怎么写,送别应该没什么话要说了,山高水长吧。

相关文章

  • 秋之絮语

    鱼儿送别水草 花儿送别清风 歌儿送别远行的人 残荷送别夕阳 露珠送别晨光 诗韵送别魂牵梦萦的心 说不出 道不尽 千...

  • 无题

    人走了一辈子,经历有无数离别,有时自己是送别者,有时自己是被送别者,送别者希望被送别者别离开,被送别者安慰着送别者...

  • 送别——来世的预约(5)寒酸的拜师宴

    送别——来世的预约(1) 送别——来世的预约(2) 送别——来世的预约(3) 送别——来世的预约(4) 纸上这么写...

  • 蒋军晶群文阅读课研究

    一、朴素的《送别》歌曲引入。 说说什么是“送别”! 第一次讨论:全诗没有都看见“送别”,为什么它会取名“送别。” ...

  • 寂寥的送别

    千种送别 流泪和沉默更增色 唯有寂寥的送别 唯有寂寥的送别 在你目所能及的地方 有你心所企及的人 唯有寂寥的送别 ...

  • 送别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最近好像总在送别,送别很久未见的老朋友,送别本在身边的好朋友。 16年夏天毕业,送别了在学校的...

  • 每一次挽留其实都是无奈的送别

    每一次的挽留其实都是在无奈的送别,送别我们的童年,送别父母的青春,直到送别老去的双亲。光阴无情易逝,年华留不住。 ...

  • 送别不成送别

    欠你一世年华/著 我还记得你 你可还记得我 晚风依旧吹着 然而我们却没有年轻时的快乐 好想问你是不是忘了 仍是婴儿...

  • 送别?没有送别

    北京的九月是换季的时节,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雨交加,但同时也不违背“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古谚。我喜欢这种天气,既不躁...

  • 【 送别】

    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过无数次的送别。 有一种送别在村口,有一种送别在山岗,有一种送别在码头,有一种送别在车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送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ml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