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对我干的事,我也不会对别人干。孔子说:赐,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这一则论语很多人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方向来解读与理解,但是我不这么认为,这一章论语似乎是另一个方向上的东西。
子贡的理念彰显了人格独立方面的意识,子贡不希望依附于任何强权与贵族,希望保持思想上的独立,学术上的独立,经济上的独立。
很显然,子贡也是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的,所以历史呈现了一个被后世尊为先贤,甚至因为善于理财,善于经商而被尊为“财神”,并曾经身居鲁国之相这样的高位。
而孔子否定了子贡,更多的则是因为:那时候已经是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烽烟四起,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称王称霸,对于儒家人而言,大家都卑微地“苟全性命于乱世”关于德治天下的政治抱负是不可能的了。
主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方向是说:孔子认为子贡所谈及就是“仁”,但是在孔子看来,子贡还远未到“仁”的境界,所以孔子认为子贡做不到。我不太认可这种解读与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