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女子图鉴》是我最近一直在追的一部电视剧。对于北漂一族来说,这个电视剧应该引起了众多共鸣。剧中的陈可在大学毕业后不甘于在老家,平平淡淡地过完自己可以预见的一生。故而孤身去了北京开始她的北漂生活,想要在大城市里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刚到北京的陈可,借住在男同学家,找不到工作,被男朋友提分手,差点被男同学侮辱,幸好被高中同学佳佳收留。此后的陈可,正式开始了她的北漂生活。
其实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想起来自己刚出来工作的那几年,倒是因为有朋友,在外漂泊的生活也没那么艰难和心酸。相反那应该是我在外这么多年过得尤为顺利平静的几年。
我没有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后就直接跟着家里的哥哥出来工作上班。现在想来,若是当时能稍微有些眼界,稍微有些脑子,都不应该直接放弃学业放弃了大学。虽然是遗憾,但所幸不感觉后悔。
我想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有种“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倔强。很小的时候我就明白,自己要承担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即使后果很严重。

尽管剧中的陈可,终于依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升上经理,过上了她一直想要的生活,而她依然是一个人。
因为房东阿姨要收回房子,陈可不得不另找房子。一个人在医院打点滴,因为是一个人,不得已麻烦陌生阿姨帮忙解开裤子,因为是一个人,不得已在生病的情况下踩着三轮车搬家。
搬完家的陈可终于倒在地板上,抱着被子嚎啕大哭。
看到这里,差点泪目。一样的场景,一样的境遇,一样的心情,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会有多感同身受。那种孤独,那种无助,那种寂寞,唯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才能理解。
有一年,我坐大巴车到J市,然而半路上无良司机就把我们给放下来,说是不走了。半夜凌晨1点多,我没办法一个人打的士到租住的地方。仍记得当时一个人在车上的害怕与担心,全程紧捏着手机丝毫不敢放松。终于到达目的地,司机大哥临走前再三叮嘱我,不要一个人半夜三更地打的士。留下最后一句话:小妹妹,你幸好是遇到我了,我们是老乡。我站在原地呆愣了好一会儿。
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恐怕我死在外面都没人知道吧。瞬间悲从中来,蒙着被子大哭。也曾无数次地告诉自己,为什么要一个人在这个城市里,为什么就不能乖乖地呆在家里。然而当时的我,不知道原因,只是凭着一份勇气,遵从自己的内心。
有段时间微博很盛行一个孤独等级。第一等级:一个人去逛超市;第二等级:一个人去餐厅;第三等级:一个人去喝咖啡;第四等级:一个人看电影;第五等级:一个人去吃火锅;第六等级:一个人去KTV;第七等级:一个人去看海;第八等级:一个人去游乐园;第九等级:一个人搬家;第十等级:一个人去做手术。
很多人的孤独都达到了第十等级。包括我。不知道这是悲哀还是悲哀。
以前很怕一个人,也很喜欢一个人。总是想和朋友在一起。后来才知道,并不是很多事情都可控,也并不是很多人都可以感同身受。
可以一个人在餐厅点几道菜,喝着啤酒,丝毫不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可以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走上八楼,买来家具收拾自己的小窝。可以一个人深夜打车去往另一个城市,暗自记下车牌号码,发给朋友以防万一。可以一个人躺在医院里,看着吊液瓶里的医药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有过害怕,有过迷茫,有过无措,有过无助,有过痛哭。然而,在每一次地一个人后,依然选择了一个人。只有自己知道,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我才能找到那个最是自己的自己。
后来的后来,当我一个人踩着细沙,戴着耳机,吹着海风,走在海边。我知道,这样一个人的时刻还会有很多很多,尽管我还是有些怕,但是我已经坦然接受。因为这避免不了。
人生来就是一个孤岛。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而存在的个体,所以孤独是种常态,谁都避免不了。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