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的主题“描写一次最感人的经历”,我又想起听到那句话时的情形。
前两天和孩子们一起又看了赵薇林心如主演的《情深深雨蒙蒙》,剧中最感人的不是主CP和次CP之间分分合合的爱情,可那次司令和李副官5年之后的重逢才是最让我感动的,真的很佩服作者,也佩服演员,世上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流露,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理解。
昨天下午本来应该去医院看爸爸,光看白岩松对最近一个案件的分析了。
爸爸今年85岁了,去年12月第二次脑出血微创手术后,虽保持稳定已经全身插满了管子,活着就是受罪,不过偶尔点头或者回应,也是一种欣慰。
大脑方面的疾病最让人痛心,没有了意识是最令人悲怆的,无奈这种疾病一旦有了就是不可逆转的。
三年前爸爸第一次脑出血,在没有进行手术下,脑内出血自我吸收了,连医生都说是个奇迹,这得益于他直到82岁还在田间不辍劳作。关于回老家种地被兄弟姐妹们不知埋怨过多少次,只是我每次回家会安慰爸爸。
爸爸不喜欢穿着,不关注吃喝,印象中他治理的家中葡萄园,酸酸甜甜的葡萄和任何一样瓜果,他只喜欢种看我们享用。他只喜欢和这些植物接触,喜欢手动去割麦子,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绿色希望和收获的喜悦。
这一点我比较随爸爸,所以我理解他,即使花钱问村里租来3亩地,即使几次累病倒,即使我偶尔也会抱怨他,但我永远理解他。
两年前一个春天的上午,我照例带着女儿回家看看爸妈。每周歇一天,我也会在这一天去看看爸爸。
通常我会带着女儿提前一站下车,从沿河公园穿过,早春柳芽刚刚鼓出,我折一小段柳枝,准备让爸爸看看。
每次推开门看到爸妈在,心里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常自责当初为什么担心这担心那,而让70多岁的妈妈,在爸爸发病时那么无助,拿着手机跑到楼上邻居家,让邻居打电话给我们,我强忍着这些自责。
面对父母老去,无论兄弟姐妹几个,而始终把自己当做唯一,而不去攀比谁为父母做得多一些还是谁做得少一些,我想这才是最大的孝顺,才是令父母最欣慰的。可如今这一切父亲都已经不知道了,或者是他知道而无法与我们交流。
我把包一放,把柳枝拿到爸爸跟前,放到他手里。并从包里拿出纸和笔,写下“这是沿河公园的柳,春天了”。
爸爸拿着我给他的小本子看着我,“俺孩子还是那么节约……”
我一下哽咽眼泪流了出来。原来爸爸看我写字给他的小本子,那是我用作废的收据订成的小本子,随时放包里可以记点东西。
在公司我负责每月给领导交话费,每次去联通公司自助交费后,自助机会打出每一笔交易的收据,然后再拿着这些收据去前台让客服人员推送电子发票。每次不到10张收据,整整齐齐不舍得扔,我就订起来放桌上随时记点什么。
爸爸看到我用的是这个,肯定想起了小时候帮我订草稿纸的情形,那时候我们写作业都是把本子反面用完,更何况是打草稿了,不像现在孩子,碳素笔总是一次性用完就扔,用硬抄本就当演算纸了。
我始终保持着节约,也只有爸爸理解,在他丧失听力只能说话时,在他一说话就流口水时,还能理解我,这是最让我感动的。
妈妈看我掉泪问我怎么了,我甚至说不出话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