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感受,对一部分父母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或者说对一部分本来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和态度去生活的父母是容易做到的。
但是对一部分家长是有挑战的。
我们知道每个人不一样。那我们成为父母那一刻,也有我们自己对如何成为父母有思考。当然每个人的做法有不同!
都是正常的!我们这一代父母接受了更多的信息,也有更多的机会反省成长。
回到这周主题上来。知道的人多,做得人不多。做到并坚持的人也不多。
为什么,因为认知没有完全改变和我们自身需要成长的部分还没有。
或者说生活的现实本来就是如此,没有百分百,偶尔做不到也正常。亲子沟通本来是件私密的事情。
现在我写天天的东西,都要问他可以吗?你是这样认为吗?他会用表情和语言告诉我。妈妈是这样的或者妈妈不是这样的。
皮亚杰说,0-6岁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是成长的需要。人只有找到自己,才能关注外届。有些成人很自我,活在自己的世界,不是被过度接纳的,而是从小一直否定,长大了要找回来,这是生命的轮回。只是错过那个时间,找回来更困难,因为已经有太多社会的,他人的,自己被改造的。傻傻分不清楚了。有些人一辈子也找不到。更多的人是找不完整,其实我们都是。
在看了一些高学历人士咨询案例中,许多人出国留学,走过的地方很多。可是走不出自己的心。
一次小组成长中,一个生活中很优秀和善的女生,打断了一个对家庭喋喋不休抱怨的妇女。说,“我听不下去了,听恶心了”。别人也早就不想听了。没人敢说。但另大家意外的是,这个女生说完后,捂着胸口说我很害怕。怕什么呢?怕过去曾经表达后感受到的不美好。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表达了不会有人对你不好。而且现在已经长大的你,可以去面对不同的意见了。
大家不要认为每个孩子都这样。只要我们内心有了这个意识,尊重孩子声音的意识,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A有可能影响B,但不绝对!
回到接纳孩子感受这个话题
1 *^_^* 少说多听。给孩子时间自己去感受。
没有谁能代替另一个人去体验生活。允许孩子体验属于他的好的不好的感受。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然!
生活中,话说一遍就可以了。我一直觉得孩子爸好啰嗦,过于担心我们娘俩儿,我一直觉得我自己是女汉子,不废话。天天告诉我,“妈妈你说一遍就好了,我听到了”。好吧,做个惜字如金的安静女子!
所以生活中,接纳完孩子感受后,等一等。不要害怕沉默的安静。等孩子问建议时,再说。
一次初中老师研讨会上,一个老师讲到了他和学生交流的例子。学生普遍反应,家长好讲大道理。“什么是大道理呢?”老师问。“我爸说,光学好数学不行,要把物理化学也要学好。”这个在我们看来是事实的事情,孩子就认为是大道理。孩子还处在幼儿园的家长觉得,现在多说些,孩子还没有办法反抗。但是许多时候已经自然屏蔽掉了父母的语言了。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如果不想听,他就会关起门来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吧。学会倾听,学会等待,学会做过大道理,重复话少的父母。
2 感受是你的还是孩子的。
孩子遇到事情时,比如,在某次课上是否举手发言了;幼儿园与小朋友打架了;不喜欢某个兴趣班了等等
每当这时,有可能会触发到我们自己的情绪。要注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分开。我们说用一个词去帮助表达孩子感受。是表达他自己的。而不是我们的。这个就建立在一个了解和平等的关系上。生活中,我们的亲子关系是否亲密,足够了解孩子。还有是否放下了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
飞机上,示范紧急装备。告诉我们,一定是先给自己带好,再给孩子带!
生活中也一样,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摸摸自己的心,问问那个亲爱的自己,亲亲爱的,你怎么了?安抚好自己。再去共情宝贝。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就是,先把自己理顺了,如果自己的家庭正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去听别人的悲伤婚姻故事,一触即发。就失去了一个中立的立场。
为了能够更好的与孩子心灵交流。先照顾好自己的心吧!
3 与孩子成为一个联盟。
对立中,耗费了能量,做了许多无用功。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有能量的,如果把与父母对抗的精力放在学习和爱好上。那么正值青春年华,会有许多作为。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从小做起的。一直有个顺畅的平等的沟通。现在孩子还非常信任我们。珍惜和把握这样的信任。如果一直伤孩子的心,他会慢慢包裹起来,以后走进会有点难。但是永远都不晚。父母与孩子,亲人的沟通,开始就不晚。即使成年后开始也是好的时候。只是需要走的路会更久。
现在就是好时光
菲姐的女儿窦靖童出柜了,失恋了。妈妈依然陪她散步散心。轻松面对。有这样的母亲是幸事!而我们也可以成为这样的母亲(^ω^)
与孩子结成联盟。他才愿意听你的!因为你允许他不听你的!
《当幸福来敲门》中,威尔史密斯对儿子说。“不要让任何人夺走你的梦想,既使是我也不可以” 。
不要夺走孩子体验世界的独特感受,即使是你生了他/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