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从word到ppt的初级新知

从word到ppt的初级新知

作者: 奔跑中的ida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22:17 被阅读147次

我的老师跟我说,他把文稿给专业工作做PPT要支付5000块。我惊讶!原来一个好的PPT可以这么值钱?!因此我默默地把一些小的时间拿来看PPT的教程课。今天正好看到了初级实操课,也就是第一轮的初稿实战。给了我许多对PPT制作的启发。

曾经我做PPT就抓住2点:把握文章框架+套模板。做出来的PPT我自认为还不错啦。至少有模板撑着主色调,颜色看着还是很美的(加上自己原是艺术专业毕业的)这样所谓的“不错”,在上了初阶课时就发现只是别人眼中的初稿。而现下职场中很多白领做出的PPT也就是初稿的样子,有的甚至更LOW。

PPT就是:逻辑化思考,生动化表达 。

这堂教学课的主讲人是向天歌创始人冯注龙,在好多课平台开讲的PPT课程。这位老师对于PPT的理解就是:逻辑化思考,生动化表达。确实,PPT的精髓在于你的思考是否能通过PPT完美呈现出来,并且还能衬托出你的智慧。很多PPT做得很美,却缺乏思考,非常死板。有的PPT是不美又死板,甚至篇幅非常的多。

接下来我说下这次的初稿学习体验。

这次的初稿举例是如何把一篇公司介绍word转化成ppt。

拿到一篇word时,大概看下文字说明。OK,这次的内容是篇公司介绍,那就可以考虑做出来的PPT是运用在什么场景下的。是阅读类的还是演讲类的。

定下什么场景是出于对看你PPT的人的尊重。为何?受众对你PPT的感受才是PPT应该呈现的价值。阅读类的PPT和演讲类的PPT,在字体、字数和侧重上是不一样的,甚至还有PPT的尺寸是否适合当下场景等。这些都是出于对用户体验的考虑。

像这样的公司介绍,那应该偏向于阅读类的比较多。那就可以在字数上稍微多些,字体不需要这么粗,稍微精细点。

那就到定模板。文中说这家公司的基调是蓝色(代表阳光朝气)那就选择了一套蓝色的模板。

根据word的框架来定PPT的流程框架,把框架分下类以免面对一堆PPT时会错乱,就运用到插入节工具类分类(开头——中间1——中间2——结尾):

列出word框架,运用视图--导航窗格来查找:

接下来就是文字内容了。面对过多的文字,就需要做PPT的人有概括能力和把文字变得生动化的能力。

文字生动化的表达形式文中用了三种:

①图片

②图表(SMartart功能)

③图标:

图片中的2个幻灯片,实际上在word中就是非常多的文字。

把所有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化表达后,这些就是最基本的操作了。也就是初稿阶段,后续还会有进阶的提升一个档次的新操作。

我说下我的启示:做出好的PPT,得需要你既是导演又是编剧,而且还得兼备设计师的审美能力。那如何能把大篇的文章精简再转换为PPT的生动化表达。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套图标图表和图片,这是有取舍的。在文字的精简上,原则就是把握其中的主线,贯穿整个主线去改变为PPT就显得会非常流畅。一旦你把主线把握好了,对于设计而言就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可以看下那些模板,或者其他优秀PPT的设计为何要这么做,如果换做是自己会怎么去表达?会不会想到这样呢?当积累多了素材,你便不会失去方向乱做一通。

不过说是这么说,做出一个基本的PPT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很多人已经都累了,直接交工算了。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没有用心在PPT的原因。觉得一次讲过的PPT还能有什么用呢?殊不知,每次做好了PPT,逐渐的PPT会展现出你的才华和特色,最后也能做出5000块别人都愿意出的PPT呢。

想到这,我暗暗地发誓要用心对待PPT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word到ppt的初级新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z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