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像是一个引导者一般让“我”一步步走上了烧毁金阁寺的路。
看完了三岛由纪夫的第二本小说,不敢说对这个作者了解得很透彻,但是我是看到了作者字里行间对于美的意义的探索。
这也许是所有日本小说家的特色,用简单平静的语言讲述人物的心理。没有大面积的语言描写,更没有整段的对话。依靠着人物的心理活动历程完成整个故事的述说。
和我看到三岛第一本小说《禁色》不同,《金阁寺》中的主角不再是美的象征,他结巴,他内心扭曲,某种意义上他可以说是一种丑的象征。
看似与美无缘的他实际上却是与美靠得最近的人。
年少时父亲挂在嘴边的金阁寺就是他对于美的全部幻想,“像金阁寺一样美”似乎就是他所能想到的极尽世界之美。
然而这样的想法在见到金阁寺和夜探金阁寺中深深的破灭了。
金阁寺从一个幻影转化为了一个真实的物象映在了“我”的脑海中。在我追求美的路途中多次的出现,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
和《禁色》很相似,主人公都是遇到了一个改变自己人生的人,宛若一个引导者一般让主人公一步步走上不同的道路。
这个引导者在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播种下一颗实际上早已开始萌芽的种子,以主人公的经历为营养,不断的旺盛生长。
有差别的是,《禁色》中的俊辅是刻意为之,《金阁寺》中的柏木却是无意而为之。
柏木可以说是让主人公的人生出现转折的最关键人物。
除了那个在主人公心中播种下金阁寺之美的父亲之外,“我”在听过柏木的故事后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而在柏木的带领下与女性之间的交往也相对更加的密切了起来。
虽然我一直认为主人公与柏木之间并不是真心相待,但不得不说作者的写法高超。主人公与柏木之间的互动时近,时远,让读者看不透,也让角色们自己迷茫。
不过从柏木借钱给主人公独自出游来看,两者之间的确是存在这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的。
阅读三岛的小说,我总是会有一种阴暗面滋长飞快的感觉。
在对于美的追求与破坏方面,我有点欣赏主人公,我甚至可以理解他的情绪,包括了解他想到烧毁金阁寺的念头。
我认为柏木有一句话说得很真实:
“我们所以突然变得残暴,那是在一瞬间,即一个明春光的下午,在精心修剪过的草坪上茫然地眺望着从树叶缝隙筛落下来的阳光戏耍的一瞬间。”
借着人物的嘴巴,作者勾起了我心底最深处邪恶残暴的欲望。
想要拥有美丽的事物,想要毁灭美丽的事物,一切这些残暴的念头产生之初或许就是你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美景之时。
这或许就是人性深处最为丑恶的一面。
但这也或许就是人性深处离美最近的一瞬间。
因为你看见了美。
2016.9.6 17:26图书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