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性社会背景下,志愿服务蕴含着深刻意义与价值,凸显多重积极影响。
志愿服务鲜明体现现代性社会的伦理诉求。现代性社会以个体主义、权利为基础,在此之中志愿服务成本自担、具自主性,回应着道德责任感,激发个体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超越工具理性对人际关系的支配。面对利己主义局限,志愿服务强调无私奉献、他人导向,突破功利考量,以非功利行动促使个体反思,在奉献中实现道德满足、达成道德超越。同时,借助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基于尊重、同理心与公共责任展开的非工具性交往,构建健康公共领域与道德共同体,重塑个体间联结,强化社会归属感。
新时代志愿服务有着独特内涵、特征与实践形式。秉持“自愿、无偿、公益”核心特征,活跃于扶贫助困、应急救援、环境保护、文化传播等诸多领域,紧密贴合国家发展、社会公共及个体成长需求,彰显个体道德修养,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凸显社会组织化、合作化特质,还能灵活适应数字化时代,满足多样社会需求。
其意义深远且多元。在价值观层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路径,推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助社会成员将价值观转化为日常准则。在道德文化维度,化解现代工业化带来的精神危机,培育责任感、公共精神与互助意识,增进社会信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助力解决基层文化资源供给不均问题,非遗传承、社区文化建设等志愿服务彰显公益价值,体现系统化管理要求,平衡个体责任与公共精神,唤起对公平、平等及共同体意义的关注。
当前,学界对志愿服务本质研究尚处经验归纳阶段,实则其本质涵盖行动属性上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行动方式上对开放合作行动系统的建构、行动意义上对自主全面社会服务供给的实现。志愿服务作为现代社会独特且关键的实践形式,不断释放正能量,持续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
![](https://img.haomeiwen.com/i7350176/05425bd44df18db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350176/c730fce742eb213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350176/9bc7f8fb63bb565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350176/4f700ae80ef37d7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