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广州市最有名的省级小学东风东路小学,这个50平米的学区房什么价位?
答案是每平米10万!
同样的学区房,深圳是16万,上海是26万,而北京是33万。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跌倒在起跑线上,无数年轻父母加入了学区房的追逐,学区房成为了压倒许多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学区房的起跑线真地那么重要吗?
-1-
其实,大部分家长,包括我之前,心里都有个误区,认为6岁之前,尤其3以前的孩子啥也不懂,不需要教育,孩子呢基本丢给老人,丢给IPad,丢给幼儿园,有的还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周末才回家一次。直到开始上小学,才开始给孩子找起跑线、学区房。
但这时还来得及吗?
-2-
其实3岁以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因为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3岁孩子的大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的3/4。这段时间,大脑每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的神经连接,而每条神经连接都对应着一项技能。不仅增加,各种神经元连接也在快速减少。人类的大脑非常地聪明,会自动断开那些没用的连接。因此长大后人的神经元连接反而大大少于孩子。
过了3岁,孩子大脑将不再飞速成长。就像狼孩儿,小时候,和狼的语言的神经元连接得到了加强,却断掉了人类语言的连接,即使长大后回到人类社会,也再学不会人类的语言了。
因此说,每个健康的孩子,他们在0-3岁时,都是一个具有100分潜质的天才,拥有着各种发展的可能;但你从4岁才开始教育,最多只能成为70分能力的人;若从6岁开始教育,就最多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了。
这时再买学区房就已经晚了。
-3-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对3岁之前的孩子进行了研究。
作者是达娜·萨斯金德,她是一名著名的人工耳蜗专家和儿童语言学家,帮助了许多儿童安装了人工耳蜗,恢复了听力。
达娜曾经碰上两个孩子,扎克和米歇尔,他们在7个月和8个月大时安装了人工耳蜗。但几年后达娜去回访,扎克恢复了语言和听力,和正常人一模一样;而米歇尔则去了聋哑儿童学校。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两人截然不同?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儿童早期语言影响研究项目”,
追踪了55组家庭,花了6年2万小时录音数据跟踪分析,
项目发现家庭语言环境才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4-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只会打洞”?
但真正富人和穷人的决定因素不是基因,不是财富,而是父母的语言。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富人家的孩子和一个贫困家的孩子真正差别是——3000万个词汇!因此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就叫做《30million words》。
更令人震惊的数字是:
富人孩子听到的单词数是贫困孩子的3倍!
富人孩子的听到的回应是贫困孩子的5倍!
富人孩子听到的口头批准,是贫困孩子的10倍!
因此,幼儿时父母的语言才是孩子最早的、最廉价的、最优质的起跑线!
-5-
那么如何讲好父母的语言呢?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给了我们4个原则,我总结为:“你讲、娃讲、用心讲,就是不要手机讲”。
一“你讲”,就是尽可能地“多讲话”
以前我以为自己还算不错,经常陪孩子,直到有一次孩子对我说:“你哪有陪我,你就是在旁边看手机。”
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陪伴孩子,并不只是身体的陪伴,而应是语言的陪伴。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我们的话,其实我们说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在冲击着孩子的大脑,促进着孩子的大脑神经元连接。
二“娃讲”,就是“轮流讲”鼓励孩子多讲。
轮流讲话才能激活孩子的主动性。“轮流讲”要三多三少,即多建议、少命令,多启发、少说教,多开放、少封闭。
我们只需将“怎么办”和“为什么”这些开放问题抛给孩子,孩子的想象力就会让我们目瞪口呆。
一次我问宝宝,什么是“盲道”呢?
孩子告诉我,盲道就是很忙的人走的路!
她还自信地告诉我,缆车就是很懒的人坐的车!
这就是孩子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和天马行空的大脑!
三“用心讲”,是“共情关注”,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
可以采取三步走原则。
首先观察,就是观察孩子的反应;
其次理解孩子的感受;最后再采取行动。
四“手机别讲”,
道理很简单,因为手机等电子产品是单行道,几乎不会与孩子产生互动。它们既不能共情关注,又不能轮流讲话,还不能充分沟通!
所以说,
三岁真的看到老,孩子真正起跑线,不是小学学区房,而是三岁在家里,并且几乎不花钱。
我们只需要,
你讲、娃讲、用心讲,手机别讲,
就可以用父母的语言,
为孩子创造出这世界上最优秀的起跑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