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读书多的人,大都是与他人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也好,做事方式方法都有过人之处。
读书的人常常在为别人杞人忧天,什么时候都是一副菩萨心肠,宁可自己委屈,也不愿沾一点别人的好。
在世俗的眼里,或许那些读书人都有点迂腐,但他们会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内心,并不为别人的目光而左右自己的行动。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饱含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眷恋之情。谁能说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身上也流露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唐代另一位诗人李白,其诗歌以“浪漫主义”出彩。其代表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是这样的读书人,他同样热爱祖国的山川,同情底层劳动人民,蔑视权贵。传说李白被召进宫内为官,一日喝酒到兴致深处,竟让杨贵妃的哥哥国舅爷给他当众脱靴。这一行径可想而知就得罪了杨贵妃,后果自然是在朝廷待不下去了,就自行离开。
读书人的胸怀无比宽广,一代伟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主张国共合作,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靠得就是读书人的气度和胸怀,得民心者得天下。
读书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的,读的书多了,眼界就高,格局就大,做起事来大都会赢得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