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写东西时,我经常会遇到无从下笔的时刻。于是,我会停止敲字的键盘,泡上一杯香茗,听听音乐;或者是换上外出的衣服,到外面走走看看;或者是捧起一本书,汲取书中能量。
图源堆糖网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不是在逃避下笔的过程,恰恰相反,我是在直面写作这件事。为了更好地下笔,我在寻找一种珍贵的东西——灵感。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寻找到。
灵感,究竟是怎么回事?光看这“灵”字,都能散发神秘之感。于是,今天我便求助于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的课程。博古通今的马教授,为我轻轻揭开了灵感的神秘面纱。
马教授开篇便讲了写作是从灵感和动机开始的。从作家的角度来说,写作应该具备对周围特殊环境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感受性。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说,写作是从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的。归结起来,写作行为的发生必须具备写作动力和思维操作。
那灵感是怎么思维的呢?
马教授首先从西方灵感之源开始分析。灵感是光速般的直觉思维,只能通过放慢镜头来窥其思维过程——从生活的真和善中发现美,接着进入迷狂状态(即获得灵感的状态),并产生欲望去表达这份美感,此时大脑会进行高度的联想,而后通过赋形思维和路径思维将材料积蓄下来,最终实现对美的表达。
其次马教授将目光拉到中国的灵感之源上,并认为风雅颂赋比兴为源。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唐代王昌龄的对灵感的见解。“生思、感思、取思”,可谓六字真言。生思即灵感的无意识产生,心偶照镜,率然而生;感思即有意识地通过寻古,而产生共鸣感,曰“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取思也即取景,通过景观折射到生命时光,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那如何产生灵感呢?
简单归结成两点,即阅世和阅读。阅世即经历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阅读即通过阅读书籍,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产生真的哲理和善的思想,从而生成美,产生灵感。
图源堆糖网具体到我们的写作生活中,又应该怎么操作?
首先,应有足够的敏感性和感受性去抓住意象。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客观的“像”,也就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想的各种物象。
古诗词中运用的最多,比如随处可见的柳树,诗人赋予“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慨;又如春来满地的青草,词人由此而生“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伤情。像斜阳、落日、星光、明月乃至一花一木等都是我们可以去抓住的意象。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识。
其次,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喜怒哀乐。
当我们处于人生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时,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当面对新的一天时,我们也会有新的认知或发现;甚至在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可能也会某些不期而遇的片段而有不同的想法。那么这些便可以成为灵感的来源,我们可以通过慢镜头去放大灵感,通过高度的联想去回望所起情绪的缘由,进而开始灵感的二次创作。
像各路名家也正是勇于去拥抱自己的情绪,并将自己对自身乃至整个世界的所思所想化成文字,从而完成文学创作。
如莎士比亚,他的一生几乎都笼罩在瘟疫的阴影中,他也曾经历漫长的隔离期,但是也就是在隔离期间,戏剧院纷纷关门之时,他从写戏剧转到写诗歌,完成了许多惊世诗作。在他的接近29部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跟瘟疫相关的内容,恐惧成了他最深沉的灵感来源。
因此,从拥抱自身的情绪和正视对社会的情感开始,我们也能和灵感不期而遇。
图源:堆糖网最后,当思想上树立了对灵感的敬意后,行动应随行——随时记录、列清单、保持练习。
生活中要养成记录的好习惯,有时候朋友讲的故事、火车上遇到的情景、路上碰见的行人都可以成为跃然纸上的情节和角色。
作家雷·布雷德伯里,曾写过产生灵感的方法:列清单。比如写下系列词语:亲人、爱情、友情等等,通过这些提示语,我们再进行高度联想并创作。
但归结到最后,还是应每天落到实处,保持写作练习。这才能帮助我们提高复现和再创灵感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