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梁老师的课,受益非浅,在去机场的路上听了用户体验这一章,非常有感觉。有时候看过听过的东西会忘,要时刻记一下,才疏学浅,不轻易总结,纯粹与大家share。
关于用户体验
1、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用户体验到底是什么?不是一句好用或不好用能说得清的,我们要拆解的很细,《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提到:”用户体验的要素,来自我各层次的层层选择与叠加建设。“
这五层分别是:
第一层:感知层,比如不喜欢紫色。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每个页面需要多少元素,链接关系、调用规则等等,你打开任何一个网页,你在感知层感知到的一切内容、功能都是在这个框架内被框定的,比如搜素结果按希望的方式陈列。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毛泽东一句话定义了资源,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竞争还是资源量的竞争,百度通过百度贴吧、百度知道获得了PC时代的搜索优势,为什么移动场景下的搜索竞争百度会输?因为在移动场景下,微信干了当年和百度一样的事,微信用公众号的方式自己培育内容资源,这也是今日头条必须花大力气建设内容的原因。
第四层:能力圈层,就是我们要做哪些事,具体提供什么样的确定性,我们不做哪些事,35岁的毛泽东对范围层的定义是:农村包围城市,要在三不管地带建立根据地,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军队。
第五层:战略层,就是着手做任何一个产品前,必须明确定义这两个问题,一是我们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二是我们的用户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他们为什么会依赖我们?
所以,当一个用户向你抱怨,用户体验不够好,他到底指向的是哪个层的问题?
2、用户体验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就是通过画一张图,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从一个特定用户的角度出发,记录下他与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接触、进入、互动的完整过程。
开始做产品经理的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管理员的视角来规划产品,这肯定是错的,梁宁一般会告诉这种产品经理,请按照一个用户使用的路径,把这个产品设计图再画一遍,从一开始用户怎么进入,到每一步怎么体验,最后怎么离开,也就是在用户画像中第一只羊怎么能够在你的”草地“上活下来,而且玩得很开心的过程。
怎么画用户体验地图?
一是一个画像完整的人物角色。
二是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测。
三是服务触点。
四是用户使用路径,使用路径和服务触点的关系是什么?用户在宜家逛的过程是使用路径;在宜家里向工作人员咨询,到盒子前拿免费的资料是服务触点。
五是用户情绪曲线,场景是要出发情绪的,在整个过程中,用户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产品经理进行沟通的时候,应该用讲故事的方法描述目标、触点和情绪曲线,一个好产品,是从一个好故事开始的。
3、服务设计蓝图
服务设计蓝图是为了解决资源结构和角色框架的问题的,用户体验地图是讲第一只羊怎么在咱们设计的草地上玩得开心,服务设计蓝图是站在服务提供者的立场,怎么在总体成本控制的范畴内,给这只羊核心体验,并且保证服务不奔溃,用户体验蓝图是以用户情绪为中心的,而服务蓝图是以服务流程为中心的,服务蓝图要做一眼、一条路、三个点。
一眼是什么?就是产品要第一时间让用户一眼看到自己的目标。如keep第一页就问你的目标是什么。
一条路是什么?就是产品要有一条清晰的路径,让用户能够知道如何使用你的服务,用来达到或接近自己的目标。
三个点是峰值、终值和忍耐底线,由峰终定律可知,体验一个事物或产品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有在峰值与终值时的体验,而整个过程中每个点好于不好,时间长短,对记忆或者感受都没有那么大影响,对成本的控制是本分,但不能挑战用户的忍耐底线,比如PC时代用户等待一个页面的忍耐底线平均是7秒。宜家的体验并不是所有都好,但是体验区和美食区分别给了用户好的峰值和终值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