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正能量去见鬼吧

让正能量去见鬼吧

作者: 安宁小叙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17:41 被阅读0次

    缪可馨事件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今天才动笔写这篇文章,一直怕我情绪激动站错队,过多阐述个人的主观情绪。因为有时候义愤填膺式的正义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本就棘手的问题两级化。

    让我们回到那一天。

    2020年6月4日,五年级小学生缪可馨,在两节作文课后爬上栏杆,坠楼身亡。

    据报道,缪可馨在其作文《“三打白骨精”读后感》中,发出了“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的感慨。但其任课老师袁老师指责她的内容负能量太多,并在作文纸上写下了“传递正能量”的批注。在此之后,这位仅有10岁的小姑娘,下课后,冲出教室,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能有人会觉得缪可馨小朋友太过脆弱,有人说袁老师太可恶,舆论界的评判基本都是一边倒,无可厚非,也不宜再去评价什么。而让人心寒的是家长群里对于正能量的重命名,对传递正能量齐刷刷的点赞,似乎根本不是在心疼这个可爱的小朋友在人间永远的缺席,而是对她传递负能量的无情嘲讽。

    盛大文学曾用一种浪漫主义的假设来形容文学的意义:

    每个人都在写作,写作他的内心,写作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写作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人生状态,他们对这个世界纷繁复杂的想象。

    故事是一种聆听与表演的过程,我们曾在床边,在火炉旁,在阳光细碎的树荫下,听过王子与灰姑娘的诉说,听过离奇的航海境遇,听过狐仙与书生的传说。对故事的聆听让一个新的世界缓缓浮现,跳动的脉搏下是对自我和历史的思考。

    在故事的分享之中,不论是聆听者还是讲述者,都因对世界共同的包容,对争议价值观的搁置,而最大程度地获得了对未知的美好想象。但缪可馨的想象,却在《“三打白骨精”读后感》后的批评里,被碾得粉碎。

    这也使得我们对正能量一词不再抱有盲目的推崇,而是更加理性地看待事物的能量。也借由理性,反而更加厌恶假借其名的罪恶。

    这让我想到了加缪的《局外人》,这个世界存在一部分圣母,觉得自己都是对的,然后自以为伟大的恶意残害与自己有思想认知不同的人。

    所有孩子都应该是蜡笔小新,忠于自己的思想,勇敢做自己。对恶意之人,恭维夸耀,使其趾高气扬,最后无地自容!

    了解了世事险恶,才能以洞明之心豁达从容的为人处事,这种承认世界不好的一面就是悲观是传递负能量的谬论改停下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看世界的瞭望塔,为什么非要别人的就非要跟你的一致的,不一致就是变态,就是越轨。

    正的反面不是负,是偏执,是围剿异端的

    浅薄认知,是愈加狭窄的表达空间,是包容的缺失,是对单向表达的极端推崇,而最动人的正能量是见过世界最黑的一面,仍然会渴望光亮到达的地方,是自由地表达人间杂陈五味。

    我不认为缪可馨太脆弱,十来岁的孩子正在经历他们第一个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的“认同危机”时期,他们渴望与外界建立联系,与世界交手,但他们的思想并不完善,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与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们会有意识地对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兴趣娱乐进行选择,不断的尝试扮演新的社会角色,以此寻找能够带来社会肯定和心理满足的自我意象。人们在相互有所反应、相互做出应答的关系中互相作为人的镜子而存在。而缪可馨,恰恰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得到关怀与相互认可没有得到满足,加上特定时期对心理需求的放大,便极容易走向悲剧。


    或许袁老师再多一点耐心或同情 ,就不会有悲惨的事了,如果她可以这样说:宝贝,你说得是对的,但是这样说有些让人灰心了,世界上是有很多看不见的虚伪,但也有很多看得见得美好”,是不是可能跟生硬的“传递正能量”带来的后果不同。

    我们并不身处一个具有弹性的表达空间,扭曲的“正能量”所带来的僵硬、暴戾的氛围,正在不断压缩我们的表达空间,这种名“正”实“负”的能量存在,使我们不得不主动曲解自我的存在,放弃真实,放弃多元,接受类似话语对我们思维的规训。

    别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就搁弃了原本的包容,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允许不同的人生,别让充满戾气和病态的正能量擮取我们的最想吐露的心声。

    希望缪可馨的死能让那些溺在正能量毒害的深渊中的光大朋友们,得以自救,别让下一个缪可馨被毁灭于这种正能量变异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正能量去见鬼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lf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