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夜老白回家,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告诉我:
”今天我倒算了一下,到Tony(我家老二)读高中还有14年,如果要送他俩出国,你知道需要多少钱?“
“多少?”
“800万!”
“瞎!怎么算的?”
“你瞧,出国一人各准备100万,房子首付各准备100万,还有学习培训、现在房子的贷款,以及这14年的吃喝拉撒....”
擦,按这么个算法,都不要养孩子啦!
有趣的是,恰好这两天微博妈妈圈里正在热议“那些所谓“有钱人”的钱够花吗?”,之前总以为自己像有钱人一样富有了,就什么都不愁了......事实是年收入有几个零和够不够用完全是两码事。各类消费开销都要上档,孩子要读国际学校,出门要司机开好车,保姆、育婴师不能少,每年国内国外度假要住五六星,开销永无上限......
有个笑话问:“朋友孩子过生日包机请全班瑞士滑雪,怎么办?”
“嗯,要么换朋友圈,要么换老公呗!”
所以,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人生不是只有一条道,按现在唯心主义的调调,宇宙还兴许不只一个你呢!
说到一条道,近几年来的“鸡血正能量”就是这么个套路:疯了似得占据微博、微信朋友圈,天天满屏的“读书”、“旅行”、“学习”、”健身“,打着“比我们厉害的人都在努力,你还能不努力吗?”的口号,好像不和这些沾边的人就都是“没有奋斗目标的渣“。
信男信女们看了某些大咖的微博,或者听了他们的演讲,热泪盈眶,找到了自己久违的人生目标,一晚上缠绵悱恻,终于下定决心,一早写好辞职书,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臆想着如何像大咖一样。走他们的路,成为学霸,实现梦想,飞黄腾达......(此处省略一万字)
而那些“不愿意跳出舒适圈”的,就是懒癌发作,不敢挑战,不爱学习,虚度人生。
各种学习班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推荐书目多如牛毛,每个人似乎都在追赶着小步快跑,突然让我想起一句什么话,哦,对,就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美其名曰动力,实则让人焦虑、盲目的就是“鸡血正能量”!有时想想,大咖寥寥,信众无数,最好的皮肉都被吃光了,接盘的信众尝到点肉汤,还要为大咖们买单,啧啧......
我的“最佳饭友”是个相貌平平、略为丰满的小女生,偶尔也为身材、长痘略有微词,但人家照样吃货一枚,而且可以说是地道小吃美食家,新店旧铺没有她没试过的;性格里黑色幽默一摞一摞的,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单位小小图书管理员,过着无忧无虑的自在日子......
大学舍友若子是我的上铺,每次回学校,在我热火朝天、满头大汗的整理床铺、上串下跳时,人家放着一床行李不动,泡杯咖啡、看看新买的《体坛周报》、沐浴更衣,再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的拾掇床铺;在我为考研天天早起背单词,洒汗泡图书馆时,人家舒舒服服的翘着二郎腿,该吃吃,该睡睡。放在今日,估计要被“鸡血正能量“分子视为异类,可我就独爱她这份洒脱与不羁,日久不忘!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爱奋斗奋斗,爱犯懒犯懒,想学习学习,想睡觉睡觉,别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套在别人身上,也别觉得自己“不求上进”就对不起祖宗十八代。一天24小时,有人忙工作,就没时间陪孩子;有人忙孩子,就没时间看书学习;别冠冕堂皇的说啥“重质不重量”,“在工作和家庭中平衡“,这些安慰的话也就只能说给别人听,选择怎么花时间,就和怎么花钱一样,别人管得着吗?
所以,少看些推荐,多和自己对话吧,外面的再好,也不是自己的。
最后,让那些“打了鸡血的正能量”见鬼去吧,老娘就爱待在舒适圈,你管得着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