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钢琴就是积累和熟悉音乐的过程,那自然需要不断的接触新曲子,今天就分享几个快速掌握新曲子小技巧。
有很多琴童在课上弹的很好很棒,但是一旦回家练琴就出现问题,或者自己没办法练习新曲子,今天我们就来试着抓抓问题,以求快速解决问题。钢琴的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旦拖得时间久了,不是问题都是问题。
学琴,先从练琴开始,而练琴,先从解决逻辑问题开始,而钢琴的逻辑,是怎么练最效率,怎么练能节省时间。
很多琴童练琴的时候都是没概念的,音也都认识,节奏也都学过,但是就是不知道从哪下手,所以建议先从建立逻辑开始。
一般我的学生都不敢问我,弹几遍。很简单,一般问了的,我都会告诉他,下课别走,去弹10遍,自己的事情自己想,不要问我~
练琴首先要清楚逻辑,那就是自己现在处在什么阶段。
初学新曲:
一首新曲子入手,我极其不建议上来就上手弹,我也希望各位家长可以帮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先从谱面的地方入手。
1、谱号
一定用铅笔把调号圈起来,对于生疏的调,可以每个音都标升降记号,这个虽然不是好习惯,但是由于不熟练,不得不这样,当然,熟练之后就可以不用再如此了~
2、临时记号
所有临时升降记号以及还原记号也要圈起来,以作为提示。练琴出现错音是很糟糕的事情,演奏出现错音倒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紧张的成分,但是,如果在练琴的时候都不注意的话,就有问题了。
3、不要合手
如果程度不足,我是极其不建议上来就合手练曲子的,很多琴童练琴上来就合,然后回课的时候就是无限的错音和节奏的不准确,我也问过很多教师朋友,最崩溃的就是这个,合都合了,还得一点点的再逼孩子分手返工,浪费时间还大家都不高兴。
4、别快、别快、别快!
快起来确实很爽,自己深有体会,快起来感觉自己特别的自豪。但是呢,钢琴是一个欲速则不达的乐器,如果过早追求速度,甚至没熟悉的时候就提速,这对于后期是很麻烦的事,这会导致后期曲子无法更上一层,很多琴童就是因为觉得熟练了,就私自提速,最后毁了这曲子。。
并且还会产生一个演奏的问题,那就是技术还未成熟,手指也未习惯新曲子或者未形成肌肉记忆的时候就提速,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技巧变形。
在这补充个栗子~
其实算是我的一次教学失误,琴童练琴一直很不错,领悟力也很快,家里也有琴,我呢,也是有私心,就没太强调弹法的问题,因为孩子都可以自行解决。但是问题就是出在我的没叮嘱上,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就让孩子弹的很快,家长发圈很自豪,孩子很快很爽,我很悲伤。
断奏全部变成拍奏,连奏全部变成压琴,在机能没成熟的时候就提速,带来的后患是无穷的,而且孩子养成的习惯,至今我都在强调,但是没办法,快了以后,谁都不愿意慢了。最绝望的是家长也觉得,弹琴不能快还学什么,现在不管不问了,我承认我有责任。
总之,千万不要随便就提速,如果可以的话,老师是会说的。
熟练过程:
熟练的过程,就是练琴中最枯燥的阶段了,一遍一遍,循环往复,但是也希望大家练琴的时候可以多走走心,每一遍都与前一遍有一定的成长与进步~
如果初学的阶段完成的很好,过渡应该很顺,而不会出现特别大的跳跃性问题。
1、检查是否有多次断点
如果某个段落经常断或者错,一定要拿出来单独练,直到熟练之后再从头到尾,弹琴最怕的就是无限重复的“死弹”,那样练琴,熟练的地方越来越熟练,而生疏的地方也越来越明显,最后还得回到慢速细弹上。
2、开始考虑音乐
这个阶段就有需要把铅笔拿出来,把所有的表情记号都标注上,由于谱子足够熟练,那练习的过程就需要多关注两行五线谱中间的音乐术语,如legato,看到了还弹断就有问题了、而看到dolce,就不建议弹的特别生硬了,同时也建议家长预备一本音乐术语字典,当孩子把曲子顺下来后,就把所有的表情记号都帮孩子标注上,也可以有一些小互动,那就是考考孩子是否清楚这个术语的含义。
精弹阶段:
这个阶段已经是很熟练了,而且曲子有一定的音乐走向了,这个阶段需要的是,提速,加强音乐性,做中声部等问题。
提速不可盲目提速,量力而行,多听从教师的建议,合理的利用节拍器。而后两者,则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了,而且后两者家长也很难介入了,这时候需要孩子自己努力了~
总结:
其实我希望所有琴童家长,都是想让孩子学的好,家长不会不怕,我相信以家长的理解能力,辅助孩子入门还是不困难的,而很多天赋差不多的孩子,随着成长差距越来越大,很大一方面因素,还是在家长上。
如果抱着管孩子不如打游戏逛淘宝的心态,我只能祈祷这问题只出现在钢琴上,但是往往都会反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长陪伴孩子的同时,多鼓励,虽然很容易厌烦,但是毕竟亲生的嘛~
也希望家长可以有自己的课堂笔记,然后可以随时找到练琴的重点,也希望家长可以与孩子多一些沟通和互动,让学琴不再是孩子自己的事,哪有孩子愿意孤单前行的,而家长,就是孩子成长中,最亮的一盏明灯。
补充:
如果正苦恼这个问题,我建议家长可以把这个顺序打印下来,做成表格,每完成一项就在后面打钩,这样也方便记录练琴,也方便看出孩子学琴的问题和心路历程,作为长大后,给孩子最美好温馨的回忆~
最后,点个赞和分享表示对笔者原创的支持,在此谢过啦。
当然啦,可以踊跃留言,或许您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很多人呢?有问必答。
好咯,最后求一波关注,原创不易,不过您能看到这里,也是棒棒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