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时候,没有哪件事情能大得过——
高考。
有人说,时隔多年,还是会梦到高考,然后惊醒;
也有人说,从此以后,却再也没有了那种为一个梦想全力以赴的经历。
有人说,再怎么恨它,也得承认高考是为数不多的阶级流动机会;
也有人说,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学历越来越无法改变命运……
众说纷纭。
但没有哪句话,能简单地定义出高考。
它是笑与泪,压抑与希望,青春与牺牲,加倍汲取知识与迫切逃离书本……一切的总和。
这是一场每个人与每个人的厮杀。
也是所有亲历者一同携手的赴汤蹈火。
每年这个时候,Sir就想重温一部央视的“大片”——
《高考》
6集,每集50分钟。
一集集看下来,绝对让人手心冒汗,脊背发凉。
先说大部分人最感同身受的:
考
一场总共不到9小时的考试,却可能牵动着人一生的命运。
这如何不让人忐忑。
父母念,老师劝,高考完了你做什么都可以,但现在你的第一任务就是,学学学。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图片来源于新京报
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超级中学”,“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学校有200多个班,2.5万人。
学生除了应届毕业生,每年都会有落选考生慕名而来。
因为这抓得严,录取率高。
不夸张地说,这个只有三条主干街道的小镇,是靠“高考”繁荣。
镇子里常年居住着8000多户陪读家庭,人数是当地居民的两倍。
陪读的家长,会每天在出租屋做饭,中午下课时送去,学生一般就在路边站着吃完饭,时间10分钟。
看租金就知道,是怎么个繁荣法儿。
3年前的单间最少2千,比肩北上广的租金。
街上的“求过”锦旗也成了这个小镇独特的风景线。
这场考试的主人公们,也在这种不愁吃不愁穿只要学的氛围下,全力拼着。
醒目的高考倒计时,频繁的周、月模拟考。
早自习,天还没亮,背单词恨不得能重复一万遍。
午休,趴在堆得半满、刻着座右铭的书桌上,睡不饱。
这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战争——
有人自我怀疑,有人精神崩溃,有人负伤倒下。
我以前笑得太多了,我遭报应了
一出“大型纪实灾难片”。
毛坦厂中学的考生,是全国所有高考学子的浓缩版。
尖子生吴世雄,为了圆父亲的梦,弥补祖上没有出过大学生的遗憾。
复读生女孩何飞,高考是一次翻盘的机会,意味着能不像父亲母亲那样,在烈日暴雨里赚辛苦钱。
虽然高考痛苦得要死,但——
“不考会死得更惨。”
虽然高校扩招了,录取率大大提高了,但真正有含金量的大学招牌,还是那么几块。
机会,是大家嘴里最常提到的一个词。
家长说,不考好,你一点机会都没有。
老师说,你现在不干,以后就没机会了。
但如果机会成本太高了呢?
如果今天文凭的价值已经被稀释得太严重了呢?
那有的人只好去寻找另一种机会——
不考,闯
纪录片的第三集,讲述了一群“久牵的孩子”。
他们自小跟着父母来沪打工,因为当时的政策规定,初中毕业后,他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上海读中专,二是回原籍地继续上学。
不高考,留在上海闯。
刘燕霞读完中专后,去一家知名医药厂实习。
转正后据说每月能拿到4K。
4K+室内+稳定有社保,这个工作,对于来上海干了8年,最高只拿过900块的母亲来说,很不错了。
刘燕霞自己也很满意,她对被录用的生活相当憧憬。
但可惜,实习期结束她没有被留用。
接到公司HR的通知电话那天,她正给住处装完新窗帘。
电话听完,她呆坐在床上。
背对镜头,心情低落。
这座城市虽然有奶奶,有爸爸妈妈,但却没有一个属于他们的家。
一家人好不容易聚一起吃个饭,碗筷都不够用,还得用一次性的凑。
家乡话呢,忘得差不多了,妈妈跟自己聊天,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普通话。
怎么在这拼出个未来呢?
就靠自己学到中专的经历,就靠这几个月的实习经验?
她有点后悔了。
我应该留在重庆,读初三,考高中,考大学。
她越想越慌,哭着冲镜头问:我是不是选错了?
可惜,这个问题谁回答都没用。
刘燕霞陆续换过很多工作:蛋糕店行政、售后服务、项目执行专员……
但做了一段时间,她都觉得不对劲,辞了。
在纪录片结束时,刘燕霞找到一份有社保的工作,在一家公司当客服。
工作之余,她还在准备成人自考。
因为在上海的落户规则里,有人才引进这个途径。
但人才引进需要积分。
想要积分,得有文凭。
很多人也一样。
一开始以为自己能绕开高考。
却没想到此后一辈子都在和高考相碰。
那么高考真的是人生的不二法门吗?
幸运的人也许会多一个选择——
留学:洋高考
2014年中国有45万人选择放弃高考,出国留学。
国外大学,看中的不止是分数,还有学生身上的附加能力。
久牵里,性格外向,表达流利的林兰兰,被国外一家大学录取。
这无疑是久牵孩子们的另一种出路。
人大附中的刘云昊,父母从小就为她做好要出国念书的打算。
在其他父母和孩子以清华北大为最高目标时,她的母亲看得更远:
清华北大还排不进(世界)前30呢,对吧,所以在美国任何一个排进前30的学校都很好了。
所以在孩子上完高二,就给孩子报了雅思班,准备出国。
虽然不了解他们的过程如何,但从他们得知结果后的极喜,这种选择背后的艰辛必定不会亚于一次高考。
高考,不高考,出国留学,都可以是一种选择。
只要你想清楚了每种选择背后,会通向什么。
高考这件事大不大?
大。
但有多大,大过天吗,考砸了就完蛋吗?
身在其中的人,真的很难掂量清楚。
但好在,人是一种历史动物——
每当你把一件事,放到整个人生中,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总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力量。
1977年12月10日,停摆了11年的高考再次开考。
到现在,已经是第41年了。
高考不仅改变的是一个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代人,一个国家。
去年是最后一届以90后为主体的高考,今年高考已经是00后的天下了。
Sir想对你们说——
(虽然你们正在专心备考,不太会打开网络,但回过头来看或许有用)
大胆去吧,不论结果如何,我们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1977年。
这是唯一一届举办在冬天的高考,12月10日至12日,共有考生570万人,全国高校共录取新生27.3万人,录取率不足5%。
1978年。
北京,考生正在认真复习
1979年。
夏日晨读
1980年。
恢复高考后边读书边照看孩子的大学生母亲
1981。
返城知青在北京崇文区图书馆复习备考
1984年。
马云入读杭州师范学院外语专业
1985年。
高考前夕,她在第一组最后排写卷子,他在另一组最后排看书。此时他们不知道,他们将考上同一所大学,会结婚后离婚。
1994年。
湖北三峡坝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黎开英的儿子望军在94年全国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图为答谢宴
1998年。
北京开通24小时高考成绩查询热线,考生只需拨通热线输入准考证号码,就能查到分数
2000年。
从这一年开始,考生可以在电脑上查分
2001年。
高考取消了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这给无数大龄考生以惊喜和机会
2002年。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首次单独为盲人命题设考。这一届上海有4位盲生。如果4名盲生考试过关,他们将进入上海师范大学深造。图为盲童学校老师朱敏在给盲生任铮浩作辅导
2003年。
高考恢复26年来,第一次改时间,提前1个月,固定在每年6月7、8号,谐音“录取吧”。这一年因为非典爆发,全国考生入场前需要测体温
2007年。
为了使得考场措施更加人性化,广东首次破例允许考生在考试期间如厕。在此之前全国各地高考施行“禁厕令”
2008年。
这一年,四川某些震区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7月3日)。绵竹中学高三学生在德阳七中受灾安置点做高考前的最后冲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就点个 ❤ , 支持毒sir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