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孩子,也许你在“战略”上就错了》

《培养孩子,也许你在“战略”上就错了》

作者: 知邱一页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18:31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忙碌的孩子,悲催的家长

        这个月的奖金下来了,还没捂热,下一秒就转给了XX培训机构。孩子从小就开始上各种补习班,英语、围棋、画画、钢琴,最近听很多家长说,学编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那好吧,一切为了孩子。

    也许你是这样的父母,自己上学时不够认真,长大后才知道读的书少,希望孩子不要走你的老路。

    也许你是这样的父母,自己没时间,只能拼命赚面包,对孩子说,“抱起砖头,就没空去抱你”。

    也许你是这样的父母,只要孩子喜欢,花钱就可以。

        在教育这件事上,90%的家长从来没有在意过手段。情愿自己多加两天班,多跑两家客户,多接两单业务。总以为,我只要在孩子的教育上大把的投入,我就能获得丰富的回报。但,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许多中国父母奉行的信条,他们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是十分舍得花钱的。但孩子的教育支出也给家庭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这从刷爆朋友圈的类似《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中也能窥见一般。

    这个家长算了一笔账,一个暑假在孩子身上的花费便有三四万: 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

    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

    每周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

    游泳班,2000元;

    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

    不算不知道,零零总总加起来竟有35000元之多!

        也许这个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花费有些夸张,超出了许多普通家庭的支付范围,但普通家庭也照样会在能力范围内为孩子的教育花钱。

    据《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统计,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教育支出为23000元人民币,而74%的家庭年收入低于40000元人民币,36%家庭低于10000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孩子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消费中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

    中国家庭年教育总支出高达1.9万亿。与此形成的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极少获得诺贝尔奖。

    在培养孩子这个问题上,也许我们都犯了“战略”上的错误。

    小米雷军讲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战略是做正确的事,而战术是正确的做事。千千万万的父母们在正确做事上异常的勤奋,却极少去思考如何做正确的事。

                    越辩越明的教育

          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我不抨击中国的传统教育,我个人觉得目前的教育方式是相对合适的。为什么是相对,其原因有3:

        1.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判断孩子是否成才,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犹豫滞后,我们基本不可能在源头上快速调整培养的方式。

        2.现行教育方式的背景,是基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对各行各业产业工人的培训。有像富士康工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要的不是你动脑的能力,只是需要你动手的能力。

        3.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

    如果明白了这几点,也就明白了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和无奈。同时,也清楚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度比过去任何年代都高。

          培养孩子,本质上是站在未来帮助孩子做规划,未来是一个高度变化的世界,我们很难站在未来帮助孩子做规划,就像我们的父母不可能在20年前预测到今天会有直播这个职业一样。正是这种“不知道”,导致千千万万的父母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前仆后继。

          但我们真的不能预测未来吗?不一定

                        理由有三

              由于思维的局限性,我们可能不知道2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相应的孩子将面临什么样的竞争,他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但这个问题也许有答案。

    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曾经接受一次采访,“ “我经常被问未来10年什么会变?我认为更重要的问题是未来10年什么不变。找到不变的原则之后,把所有资源 all in进去。”

          忽然的灵机一动,这不就是我们这些父母苦心寻找的答案吗?我们不可能知道未来的变化,但是,有什么是未来10年,30年,甚至50年都不会变的能力吗?

    答案之一是:写作!

          过去的3年时间里,由于工作关系,每年需要面试超过100人,在一次和hr的沟通中给了我一个启发。几位应聘者如果简历的得分差不多,就选写作能力高的。后来琢磨了一下,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相对靠谱的。理由有5

          1.写作能力需要大量的阅读,眼界相对开阔;

          2.写作能力需要思考,思考力决定生产力;

          3.写作能力需要照顾读者感受,需要理解用户心理;

          4.写作过程,需要收集、整理、筛选、输出、校验。会写作的人,基本上做事流程更清晰;

          5.写作能力不是靠一天两天培养的,善于坚持,创业团队更需要能坚持的人。

          大学的时候有个奇怪的室友,他上课的总次数不超过10节,但考试的时候却总能及格。他手里从来不缺书,但基本上都是小说。室友调侃过他,就你这穷苦出生的孩子,不好好学习。毕业怎么找工作?毕业后这家伙做过网管,跑过销售,吃了不少苦。却没成想,这几年网络新媒体兴起。他现在已经是签约的小说作者,1年就赚了200多万。说来也是非常讽刺的。一同毕业工作多年的同学,也许好几年工资也不到200万。

        这件事也许有机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表面上都在工作,本质上做的却不一样。

        这几年接触创业公司比较多,几乎每一个公司都在讲模式。后来听了李笑来老师介绍,“人生商业模式”后,颇有感悟。

      什么是人生商业模式:

      1.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2.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3.购买他人的时间之后再卖出去。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朝九晚五,起早贪黑,工作10年也许才能赚到200万。因为我们的时间只出售了1次。

      为什么我的同学,可以9年不成功,不赚钱,最后1年就能赚回200万,因为他的时间被出售了多次。

      还有一群人,购买了我们的时间,然后化零为整,把我们的时间再卖出去。这群人叫老板。(老板,本质上就是我们时间的买卖人)

    这也是我推荐写作能力的原因。

    写作可以帮我们实现人生商业模式跃迁。

    写作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复利式增长。

                        再谈复利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

    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十六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就行。”

    国王听了以后,不以为然,认为用不了多少粮食就可以打发他。可是算完以后,却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整个国家的粮仓里的米都不够。

    从上面这个故事,由此可见,复利的效果是多么令人惊讶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爱因斯坦,“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普通人运用复利效应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作!

    既然如此,继续沿用贝索斯的话,“找到不变的原则之后,把所有资源 all in 进去”

    中国的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是从来不缺all in 的勇气的,早些年全民上奥数就可见一斑。只可惜奥数只是为了分数,写作却能改变人生。具体如何帮助孩子改变人生。让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写作的基本原理

    我喜欢把写作比喻成一台榨汁机,这台榨汁机能否出来一杯美味可口的果汁,取决于三个环节

    1.放入新鲜可口的各种水果

    2.锋利且强渗透的处理系统

    3.最后就是一杯高品质的果汁

                          准备工作

      我们不能一下品尝到世界上,酸、甜、苦、辣各种“水果”。但我们从小都是从喜欢的水果开始吃的。

      我们家是鼓励孩子玩游戏的(具体原因,以后有机会再说),我发现孩子一开始玩《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就会两眼冒光,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你会喜欢玩这个游戏?他居然放下游戏向我介绍了半个小时。

    “因为我可以在这里探索”,

    “因为我可以建造很多东西”,

    “因为我可以去挖矿”,

    “因为我可以去打末影人”。。。。。。。。

    对于希望孩子学习写作的人,怎么能不抓住孩子每一次主动表达的机会呢?于是我就鼓励他,“你们平时会和同学聊《我的世界》吗 ”,孩子回答:“我们都在玩,当然也会聊”,“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把在《我的世界》里面一些玩的好的技巧都写下来”以后有机会可以分享给你的同学,或者更多喜欢玩《我的世界》的孩子,这样你既能复习自己在《我的世界》中的各种知识,还能帮到别人,这种感觉是不是很棒。

    父母们观察孩子喜欢什么,我想都是容易的,难的是如何在孩子喜欢的事情上,再做一下引导。让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后来,我还鼓励孩子用周报的形式每周记录一下在《我的世界》中的经历。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可以随手把《我的世界》中的人物,写成一个3000多字的小故事。与他之前的烂作文相比,却是一个挺好玩的小故事。

    所以,先给孩子喂喜欢的“水果”,适当引导后,孩子就会变成一条“贪吃蛇”,他会不断去书里,去生活里,去电影里,去游戏中找更多,更甜,更大,更多口味的“水果”

                          生产工作

    一杯可口的果汁是不能有渣的,既不美观,也影响口感。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3年级以下,我建议你从凡是说3点开始,训练孩子的写作和表达

    如果你的孩子4年级以上,建议你用故事思维训练孩子的写作和表达。

    简单可复制的故事思维,让孩子10分钟学会写一个小故事.

    台湾小说家-许荣哲介绍过一个故事公式,

    所谓“故事的公式”,其实就是问自己“七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他的“阻碍”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他如何“努力”?

    第四个问题:“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第五个问题: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第六个问题:意外发生,情节会如何“转弯”?

    第七个问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把上面的七个问题简化之后,就可以得到故事的公式: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7.结局

    你可以使用这个故事公式去拆解任何一个故事,让孩子学习。

                          日常工作

    如果你希望能品尝到一杯甘甜爽口的果汁,需要孩子持续不断的练习。

    春种秋收总有时。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都没法和时间成为朋友,又如何指望孩子能与时间成为朋友。

                            结语

    说到底,除了生死,教育应该是每个家庭最大的事,对于这件事,我们更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帮孩子做好规划,不迷信,也不盲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孩子,也许你在“战略”上就错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qa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