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个人理财讲座整理

个人理财讲座整理

作者: 可妞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4-07 07:07 被阅读0次

今天中午参加了CS Dept举办的Career Strategy类的小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关于个人理财Personal Finance,嘉宾是LinkedIn的Adam Nash(个人博客)。听完对于理财和人性又有了更多的思考,很有收获,想要及时记录下来。

行为经济学基础

你认为自己对于钱是理性的吗?

当我第一次从《思考,快与慢》的书里面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甚至有些不屑:我当然很理性啊——我的智商不算低,我的数学很好,我懂概率论,我受过系统的经济学教育,我有计算机工学硕士学位……然而在仔细地阅读了书里的观点和案例之后,我不仅冷汗直流:人性的弱点导致的不理性决策比比皆是。如果你也想当时的我一样认为自己比“绝大多数”的人都理性,不妨跟我一起来看看以下的几个行为经济学的结论。

1. 锚定效应

对于价值的定量估计是困难的,所谓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当人们估计某样东西的价值时,会无意识地参考一些其他相关数值,这个起始值像一样影响着我们的估计值。

某款产品价格提问:

“这款产品的价格不高于10000元”,你觉得它大概什么价位?

“这款产品的价格不高于1000元”,你觉得它大概什么价位?

看吧,虽然你对产品的特性一无所知,你的心里却不由自主地认为这两件商品有10倍的价值差距。

同样的道理,当你听说你的朋友用$100买了Apple的股票,当股价上涨到$130的时候,你会觉得好贵,而当股价降到$80时你会觉得股价好便宜。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物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反馈机制。因此股票的真实价值也根本不会因为你的朋友买了没买而有所变化。比起用复杂的供需关系来进行估计,我们更善于用身边的“故事”和自己的“经验”来对于一个物品的价值进行估计。

2. 心理账户

钱是可流动可替代的,但是我们却会把钱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让我们再看看那个最著名的“电影票”例子。

情景一,假设你有$80,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去看电影,提前买了两张价值$20的电影票,到了电影院发现电影票不见了,即使你的兜里还有$40,你还会去看电影吗?很多人会说,我才不要去咧,这样不就相当于花了两倍的价格去看一场电影吗?不划算。

那我们再看第二个情景,同样假设你有$80,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但是没有提前买票,到了电影院发现你丢了$40,钱包里只剩下$40,那你还会去看电影吗?在这个情况下,是不是就会想,当然去看啊,丢了钱和我看不看电影有什么关系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这两个情景是完全一样的,你兜里有$80,损失了$40,你要做出是否看电影的决策。但是由于我们给两种情境下损失的$40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把它们放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上,才导致了决策上的区别。

即使金钱本身并没有情绪上的区别可言,我们却总是会对金钱投射自己的情感。有些人会存$3000的账户去度假,但同时他们的信用卡上却有$5000的赤字。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性的金融决策,但人们在情感上却认为这两笔钱属于不同的账户。

3. 确认偏误和后见之明偏误 (Confirmation and Hindsight Bias)

确认偏误是指,我们会倾向于看到符合我们想法和判断的信息,而过滤掉和我们想法不符的信息。科学家用MRI成像研究人们的决策过程,其结果表明,人们早在完全看清楚数据和信息之前就做出了判断,然后我们会努力地用我们看到的信息来“合理化”我们的决策。越是聪明的人,这种确认偏误的效应就越强(Bad news)。

当实验结果符合我们预期的时候,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都是完美的,但当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我们往往会认为是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出了错,而不会轻易地怀疑假设和结论。“你只能看到你想要看到的”。当你倾向于认为“光吃水果能够减肥”,然后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可能10篇文章里有9篇告诉你“光吃水果不能够减肥”,但有一篇很肯定的说“光吃水果能够减肥”,你就会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理”。

4. 赌徒谬误

我们能够从一系列“随机”事件中看出“规律”。如果投硬币连续10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下一次正面朝上的几率是多少呢?大家都知道是50%,但是当你真的身临其境的时候,你总会不自觉地认为冥冥之中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让正面朝上的概率偏离了50%。

概率学往往是反直觉的,基于历史的数据,我们总是会认为某种结果比概率显示的更容易发生。总会有人在赌场呆了不到一分钟就兴奋地说:“我发现绿色出现的比较多!”但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

5. 羊群效应

去一个新的餐厅时,我们往往会观察大家都点什么菜,然后跟着大家一起点。我们总是倾向于跟着大流走。“当众演讲”之所以是大家最厌恶的事情,就是因为“异于常人”的表现会给我们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

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种行为上的趋同,虽然大家都说90后是特立独行的一代,表面上我们宣扬“个性”解放,但事实是,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购买网红推荐的化妆品,去大众点评上高分的餐厅,穿明星同款的衣服……回想一下几次惨痛的经济危机,这样的从众心理恰恰是导致泡沫和危机的主要原因,因为和所有人一起做错某件事比“特立独行且正确”要容易得多。

6. 过度自信

如果你让所有司机评价自己的驾驶技术是在平均水平之上还是平均水平之下,80%的人会认为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但很显然这不可能是真的。人们总是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过分自信,而这种过度自信和一个人的智商水平是正!相!关!的。一个领域的专家往往会将自己在该领域的自信迁移到别的领域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尽早学会谦卑处世,是聪明人进入社会的必修课。

7. 过度反应和可用性偏误(Overreaction and Availability Bias)

我们会对近期发生的事情产生过度反应:如果最近新闻报道了空难事件,大家很可能就害怕乘坐飞机而改乘火车。从历史统计上来说,乘坐火车每公里失事的概率要远高于飞机,但在我们的心里上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可用性偏误则是指,我们的判断很多时候受到可用数据的限制:我们所收集的数据不一定是真实世界的无偏样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是会过度估计近期的趋势(股票趋势、科技趋势、时尚趋势……)

8. 损失厌恶

这个效应或许是8个效应中最强大,影响最深的。我们讨厌损失远胜过我们喜欢获益。不妨来做两个选择题:

选择题一:你现在有$1000,请从以下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1. 50%的几率获得$1000,50%的几率获得$0

2. 100%的几率获得$500

选择题二:你现在有$2000,请从以下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1. 50%的几率失去$1000,50%的几率失去$0

2. 100%的几率失去$500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对两道选择题回答不同的答案,但从经济学上的角度上来说,四个选项是完完全全一样的。然而在我们的内心中,损失1美元的厌恶大概需要获得3美元来补偿。

关于“沉没成本”也是一样的道理,即使花出去的钱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却不由自主地认为“我已经花了多少多少钱了,当然要继续”。

损失厌恶实在是太强大,我们很难理性地战胜它,只能尽力为之。这里有几个基本的建议:

1. 把每个选择都从“损失”和“获益”的角度重新构造一遍

2. 想象自己做出了决策,用心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遵从自己的内心

看了以上的8个行为经济学效应,我想你多多少少都会重新认识自己的“不理性”。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是“完全理性”的,那我只能用第6条里面的观点来回答你:要知道,过度自信和一个人的智商水平是正相关的哟。

了解了基本的行为经济学之后,我们就要来看几个个人理财的建议了

流动性是王道

所有的理财书都会告诉你,保持“流动性”很重要。那流动性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流动性就是指“你有多少钱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出”。对很多理财初学者而言,刚学习到“钱生钱”的魔力时,恨不得把手上的钱全投到股票债券基金和定期存款中。更不要说很多刚买房的人,总是会把手头的闲钱一个子都不剩地交给银行换房贷。虽然All In的诱惑很大,我们都时刻要谨记,保持流动性、建立应急账户才能够帮我们安全度过生活中的意外。

或许你会说,我有足够多的资产来应对意外啊,我有大房子,我有大车子,我的养老金账户还存了很多钱……但安全性不等于流动性,这些显然都不是能够短期变现的财产,当你遇到火烧眉毛的事情急需用钱时,你是否能够短时间内拿出一笔钱来应对?研究表明,47%的美国人短时间内连$400的应急款都没有。说到底,流动性才是你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建立自己的应急账户,留存出3-6个月的生活费能够随时取现(当然,不需要傻到依赖银行活期,可以选择低利率T+0的金融产品)。

现金流——理财的终极秘密

通往财富自由的终极秘密:

花的比赚的少

是不是简单到难以置信?“可是我想买车啊,我想买包包啊,我想……” 哦,那更简单了:

不要买

这个标准真的是再清楚不过,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而能否做到这点和你的收入多少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欲望是永远喂不饱的怪兽,不要想着“等我30岁赚了更多的钱就会存了”,因为当你习惯了月光的消费模式,再多的钱的会花光。相信我,无论你赚多少钱,这个世界上总有能够让你把钱花掉的地方。想要有现金流留存,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存钱。

过一种“断舍离”的生活不是一种受苦,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存钱没有别的秘诀,学会问自己的内心:“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学会记账记录开销,反思自己的消费是否理性,列出每月的预算表。

或许有人会问,存多少合适呢?存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越早开始存钱,下节讲到的“复利的魔力”就会更大。

复利的魔力

指数型增长的魔力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即使只有4%的年复合增长率,18年后也能让你的资产翻一倍。这里有个简单的“72法则”,用72除以年复合增长率,就是你的钱翻番所需要的年数。所以为什么存钱越早越好,因为这样我们就能让自己的资产不断地翻番:2倍,4倍,8倍,16倍,32倍……

当然,指数型的负债就是很可怕的东西,24%的负债只需要3年就会double,一定要尽全力躲开它。

好的投资很“无聊”

对于投资来说,“平均”的表现其实是比“平均”更好的。每个人都想找到下一个Google,找到下一个Facebook,于是大家用了太多的时间在不同的公司股票间跳来跳去,反复地进行卖出和买入。但事实是,你交易得越多,交易费用就越高,税交的就越多。从平均来看,什么都买一点的指数型基金的回报比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要好得多。所以我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行动模型:

- 每年花上两个小时,找几个符合你个性、时间、目标的资产类型,对每个资产类型找一个指数型基金

- 每年重新平衡你的基金账户

Nash的博客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了这个话题

总结:

1. 人的行为受到很多非理性因素的印象

2. 保持流动性,建立应急账户

3. 存钱,保持健康的现金流很重要

4. 复利的魔力

5. 好的投资是很“无聊”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人理财讲座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qh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