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读书笔记

作者: 点点云中鹤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09:46 被阅读8次

书名:《转行》
作者:(美)埃米尼亚·伊瓦拉

你有过转行的经历吗?为什么有些人一直想转行,却总是停留在想的阶段?对于转行而言,大众有什么误区呢?对于有转行想法的人,看看《转行》这本书挺有用。

《转行》读书笔记

埃米尼亚·伊瓦拉: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女性心理学家,曾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21世纪最重要的50位管理思想家之一」,之所以能当选,正是因为她在「职业角色转换」这个课题上的卓越贡献。

关于“转行”这个课题,作者特意对39位成功转型者做了跟踪调查和深度访谈。这些人不是刚入职场的菜鸟,而是处于职场生涯中期的管理人员,他们的平均年纪在四十岁左右,拥有了一定的职场积累,同时又处在职业生涯的瓶颈期。

为什么很多人不敢转行?

根本症结:不安全感导致人们很难丢掉那些看似合理、但实则错误的信念。

假如一个人有三个选择,一是跳槽到一个新公司,继续做自己原来的工作;二是在熟悉的领域里调动一个岗位;三是转行,彻底改变自己的职业方向,毫无疑问第三种情况最让人恐慌。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现在的工作是没法放弃的、没有万全的准备是无法成功的,这些顽固的信念让我们牢牢抓紧现状。

案例:溺水的女人无法丢掉石头的故事、采访者苏珊、哈里斯早期的心路历程。

解决药方:职业选择金字塔模型

职业选择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是职业、部门和行业这三个要素;第二层是动机、能力和价值观,在这个层次思考转行的人,比上一个层次要好一些,他们往往不会被具体的岗位和公司所束缚;第三层是从自我追求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是作者最推崇的层次。

案例:采访者丹的职业转型之路

传统的转行方法有什么误区?

误区一:真实的自我

很多跃跃欲试的转型者觉得存在一个“真实自我”,在改变职业之前,务必要充分了解自己,通过反省和心理测试等手段,可以让一个人更好地发现这个真实自我,从而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顺利转型。

转行者在开始阶段,应该少去思考真实自我是什么,而是尽量去扩大“可能自我”的辐射范畴。

案例:采访者加里离职后探寻自我兴趣失败的故事。

误区二:向身边人求教

重塑新的职业身份时,最了解你的人,反而最有可能阻碍你,而不是帮助你。也许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本意是很想给你支持,但可惜的是,这些曾经亲密的关系网络,只会强化你想要摆脱掉的旧身份。

我们更需要的是那些有过相同经历、但并不在你熟人圈的人来做你的指引,他们的帮助才是转行者获得心理支持、开拓视野的最佳途径。

误区三:渴望一蹴而就

大多数人转行,都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而且这个轨迹往往很少是一帆风顺的,通常是进两步退一步,最终驻足的地方可能会让自己也大吃一惊。

案例:大学老师琼漫长的转行之路

如何重塑你的职业身份?

步骤一:创造试验机会

立即将至少一个“可能的自我”带入到现实中进行考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试错,试错是一个不断甄别“可能自我”的过程。

步骤二:改变自己原有的关系网络

职业身份不仅仅是由我们的工作内容决定,也由与我们共事的人决定。建立一个对自己转行有帮助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从三个原则以及寻找一位关键人物入手。

回避类我原则:避开那些跟自己成长经历、生活环境都比较类似的人,比如老乡、校友等等。

回避临我原则:避开跟自己属于同一个生活圈子的人,比如同行、同事等。

共同活动原则:可以多在活动中发展人际,比如学习培训和主题社群等等。

一个关键人物:寻找一位能够做你导师的关键人物,导师这类角色榜样能为你提供保护和缓冲。

步骤三:重新定义自己

你需要构建出一个转行故事,来为自己明确职业转型的意义,同时也告诉别人你的新身份,在这个故事里,最好有“顿悟时刻”和“机遇之窗”这两个要素。

顿悟时刻:触动自己转行的念头的重要节点;

机遇之窗:定转行以后,把握住的重要机;

案例:一位精神科医生转行做僧侣的前因后果。

书中金句摘录

“自我创造是一段终身旅程。”我们总要不断试错,熟悉不确定感,保持质疑,才能获得最大的职业安全感,或者说人生安全感。

别太计较你想做什么工作,而是去找到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和能为你的转换提供帮助的人。

到底什么样的人脉有助于职业转型?格兰诺维特认为,既不在于这些人和我们关系的亲密度,也不在于他们的权力和地位,而是在于一种可能性,即:别人认识我们所不认识的人,因此他们能够给我们提供不同的信息。

熟人、邻居或那些在同一领域工作的同事,很少能告诉我们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因为他们和我们所得到的信息来源是相同的。

相关文章

  • 《转行》读书笔记

    伊瓦拉的《转行》一书是通过成甲的推荐而购买的,由于自己对目前的工作不是十分满意,所以也一直在思考和尝试是否存在转...

  • 《转行》读书笔记

    转型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可以先尝试,先做再想,尝试不同的可能,重构我们的人生,塑...

  • 《转行》读书笔记

    作者前言自述本书两个观点我们的职业身份有许多可能性组成改变职业意味着改变自己 传统职业转型遵循“先计划再行动”,其...

  • 《转行》读书笔记

    书名:《转行》作者:(美)埃米尼亚·伊瓦拉 你有过转行的经历吗?为什么有些人一直想转行,却总是停留在想的阶段?对于...

  • 读书笔记 | 《转行》

    《转行》不适合新人,适合在原有行业有5年以上经验的职场人,这类人的转行更艰难,也更需要新思维,因此书中的调研人群多...

  • 读书笔记 25| 《转行》

    原以为职业倦怠只是短暂的一阵,些许时日几日或是几月即可过去,但事实并非如此。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困顿,深陷泥潭,恍惚度...

  • 【送书】四种思维方式助你做局和破局,《运营之光》读书笔记分享

    精装版纸质书籍领取请移至文末 我是阿搜的作者山芋,标题可见,这篇是《运营之光》的读书笔记。 推荐阅读对象: 需转行...

  • 如何转行?

    一说到转行,大多数人都会更注重转行成本有多高,而不是转行本身,其实在我看来转行本身更值得我们去重视。转行我们大多数...

  • 第11周 寻找可能的自我 ——《转行》读书笔记 六一 #新学霸社

    寻找可能的自我 ——《转行》读书笔记 最近一直在探索职业转变的思路,尝试了各种方式和思路,一直在反复读阳志平老师的...

  • 应届生适合转行学习新媒体吗?

    应届生转行新媒体,当然是可以的。 回答这个问题大致分为三个维度: 一、转行的原因 二、转行后做什么 三、转行的准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行》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qz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