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怎么能生气呢?太不合格了
1
我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大多数时候都开开心心。心大不爱计较,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会主动绕道,所以很难有不开心。
同时,近几年学心理学,并且还在几年前拿到了资格证。在朋友圈里,大家对我就有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标签。
今年夏天的时候,遇到一件令我暴怒的人和事,我气坏了。不仅自己气,还把情绪带到了朋友圈。
表达愤怒的朋友圈一发,有人回复:咨询师也会生气,真是医者不能自医。
2
“咨询师也会生气,真是医者不能自医。”这句话得分两头说:
1)咨询师也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经不起神话,一个标签就把人推上神坛,仿佛立马能变得“五毒不侵,不病不死“似的。
生气,那必须的。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少女,吃着五谷杂粮,该有的情绪一个不少。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一打情绪不仅有,而且分得格外清楚。我的文档里至今都保存着一份《心理咨询师基本功训练:500个描述情绪的词汇》,偶尔仍会拿出来看看呢。
人们通常所谓的没有想法、没有感觉,不过是“情感隔离”的症状罢了。
2)“医者不能自医”:
表达情绪,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往往也是处理情绪的开始。这其实还不算“医者不能自医”。
旁观者清,自己的问题若全能自省自知自己解决,是神。心理咨询师也会遇到心理问题的,有时候可以自己调节,有时候也需要找自己的咨询师呢。
每个人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总会需要别人帮助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借助外部资源。
我就特别乐意别人帮我解决问题。
3
这次生气,有不同的朋友来安慰我,陪我一起解决问题。不仅我的情绪得到了安抚,并且通过他们的陪伴,我还看到了每个人各不相同的安慰方式:
1)最直接:不要气——通常不管用
用心理学来说,人的潜意识只能接收到“气”这个动词。说不要气,也就等于跟我说继续气。
2)转移话题:——适当缓解
装逼炫耀自己住在海景房吹风,在气愤中这位哥哥被我怼了一顿。虽然他的安慰零分,但被鄙视一通也是外爽!
3)有效的:一起吐槽,并分享解决方式
有朋友讲了一个自己遇到的更气人的事儿,我就笑了。她陪我一起吐槽,把她自己遭遇同类事件分享给我。随后,她还陪我一起梳理了解决的方向。
4
最好,想说明一下:生气跟解决问题是两码事。
遇事有情绪,适度发泄挺好的。发泄的过程,就是给情绪排毒,这是情感的部分。而回归到理性,该怎么解决问题,照样去解决。这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绝不会少。
愿你也能认同自己的情绪,并合理发泄处理。同时,还能在问题面前,仍旧用理性态度去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