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高温,大家要各自忙工作,把改稿会定在晚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晚七时半,人们陆续来到冀南宾馆。圈子里的,大都认识。这次体裁还涉及诗歌、小说和新故事,自然就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坐首位的是省文联《当代人》杂志社主编、党支部书记郭文岭,其实人们更习惯叫她“宁雨”,因为她的所有署名文章都是这个名字。我一直称她“宁雨姐”。我们在多个场合有过交集,但我属慢热型,不具备一见面就与人打得火热的能力,因此,虽然认识,也一直只停留在认识的状态。
坐于旁侧的是东道主邯郸市文联主席张全民。全民主席永远一副笑眯眯的面孔,给人一种亲切感。与全民主席在邢台的一次活动中,有过叙话,但邯郸作者如林,高手如云,他记不记得我,还真不好说。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他在说,我在听。
在郭主编主持下,全民主席的致辞热情洋溢,堪于今天的气温相比;全民主席的讲稿文采飞扬,恰如今天到会的众美女一样流光溢彩。
省期刊联盟马上就要两周岁了。保定文联副主席张劲鹰回顾了她们的刊物《青少年文学》走过的曲折历程,并为刊物重新回归文学阵地而欣喜。她们复刊了培养当地作家的的摇篮——《荷花淀》,还踌躇满志地将要恢复早年莫言曾连上五稿的《莲池》。《青少年文学》执行主编仲夏谈了他们的办刊方向:引导少年,面向青年。
承德文联副主席闫春生结合自己亲身感受,对河北省期刊联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自立门户,散兵游勇,单打独斗的期刊编辑来说,联盟的成立,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凝聚人心、增进感情、频出精品。
对于孤独写作的习作者来说,得到别人指点能避免进入误区。何况对方是阅稿无数、眼睛毒辣的期刊编辑呢!承德市文联主席王琦首先对诗歌部分进行了点评。
《心的回声》——情绪饱满,无说教成分,干净利索,在技艺上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尚不够凝练,文本中,“我”处理力度不够,因而思索略有不足。《涌动的田野》——后半部分平铺直叙的的东西太多,照搬大自然的东西太多,缺乏自己的思索,也即“虚”“ 实”处理不到位。太实,无有滋味;太虚,让人不知所云。《后洼的秋天》——冗杂,表达主题不明确。真正的好诗从头到尾是浑然一体的。练字不如练句,练句不如练义。任何局部都要服从整体。《枣花飘香的早晨》——在技法处理、情感提升和语言凝练上都已纯熟。文本中,把不相干的几种元素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艺术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独到。
《小小说月刊》年轻漂亮的郭晓霞主编对几篇小说进行了点评。《民间故事选刊》王瑜主编在对几篇新故事进行点评时,跳跃的语气暴露出内心到的欢喜。他几乎一直在强调:我收获了三篇稿子。《世说新语》栏目再有一篇就可以组成一期了。
散文是最难写的体裁,这是我今天听到的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可我分明还听说过:“写不成其他的东西,都去写散文了。” 至于我当初为啥选择了散文这种写作范式,我仿佛从来没认真思考过,或者干脆说,我只是凭着一种感觉写,只是后来才知道,我写出来的这种东西叫散文。
承俊主席点评了三篇。《致姥姥》——内容普通平常,缺乏典型性。感情无展开,提升空间很大。《长城之上,桃之夭夭》——功夫老道,语言优美,只是感情太丰满,空间不足。《诗意村庄二题》——诗情有余,诗意不足;务虚略多,务实不足。
在折子戏中,压轴的非情节曲折就是情动人心。宁雨老师对最后的几篇谈了看法。《鹞子河边的女人们》——作者善于捕捉生活,有情怀,有思想深度,还有一些文化层面上的东西在其中。如果文学性再加强一些,语言再锤炼些,叙述上更节制,更冷静些会更好。《水 粮食 生命》——主题厚重,文字功底扎实,但缺少归纳整理,离文学还是远了一点儿。《红叶深处》——文本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行文方式传统,清浅,缺少一点儿味道。
谈到散文,宁雨老师自称是一个习作者,他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目前,出现了作者对当下生活的感知方面和把生活转换成艺术方面双缺失的现象。缺乏敏感度和感知力的原因,就在于阅读量不够。乡愁、田园牧歌和亲情是我们每个人的创作宝库。的确,童年的经验,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重新感受。我们中的很多人拒绝认知当下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生活,似乎城市化进程剥夺了我们大家田园牧歌似的记忆,其实,这并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
本土德高望重的安秋生主席勉励邯郸的写作者,提高感知当下生活的能力,反映时代精神。
见到各路大伽,邯郸的习作者们禁不住发问。诸如,在实际写作中,是选材重要还是语言重要?负能量的东西可不可以出现在文章中?在真实性和表达之间,如何体现真实性?
杂志编辑常戏说自己,是为他人做嫁衣。这次,他们把嫁衣做到邯郸,让赵都的习作者们做一个光彩照人的新嫁娘。
乐为赵都做嫁衣(原创) 乐为赵都做嫁衣(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