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问答:为什么喜欢心理学与哲学的人,都很幼稚?
首先,给楼主纠正一下标题。楼主的标题阐述,前后有点不自洽。不能说喜欢心理学和哲学的人,在生活当中都很幼稚。不喜欢心理学和哲学的人,在生活当中,幼稚的人也很多。这个问题,逻辑不自洽,因果不成立,看问题的角度有点片面。
只知道理论,不注重实践的人,这类人显得很单纯。既知道理论,又重视实践的人,这类人是懂人性的,是生活的高手。如果一个人既懂心理学与哲学知识,又能在生活当中应用自如,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生活高手。
知识在于应用
任何一项知识,如果只停留在知道,而没有做到。那这项知识只是知道而已,没有穿过自己的身体,成为自己的知识。如果我们把这项知识在生活当中得到了具体应用,并知道在哪些场景可以应用,哪些场景是不可以应用的。这样,经过践行以后的知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的知识,经过生活的锤炼,已经与身体融为一体。
心理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人脉、家庭、职场的一部分问题,但它有它的应用场景与应用范围,不可能是万能的,每项知识都有它的局限性与时效性。不懂得变通,一味的套用书本知识,显的有点刻板。要懂得变通,才是生活之道。
既懂心理学的知识,又知道该怎样去应用,他的人生是精彩而丰富的,不能简单的用幼稚与成熟能来描述一个人。
逆境是上天的恩赐
生活当中,有的成年人看上去很幼稚,是因为生活的磨练较少。成年人的身躯,儿童的心态。只有我们经历过岁月的沧桑,苦难的磨练,才能练就钢铁一般的意志,和超一般自律,看问题的角度也会随之改变。
生活当中,显的很幼稚的人很多,这类人都缺乏生活的磨炼,和风雨的锤炼,并非只有学心理学的人有这样的特征。
上天降大任于你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真正的成熟是需要用逆境来做土壤的,磨其心性,练其筋骨。
还有,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深度思考力,共情力,同理心,换位思考,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还是幼稚的指标。与是否学习心理学无关,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程度、热爱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有这么一句话说的好:看透生活,但我们依然热爱生活。
懂心理学,哲学知识只是知道而已,应用才是关键。并且,只有经过生活的锤炼、心性的磨练,才能做到懂生活,爱生活,会生活,这类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