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做到诚意,先得致知。要致知,又要先格物,这就是格物致知。对于格物致知有72家说法,比较有名的是阳明先生,朱熹,但是我们以阳明先生为主,因为理学属于封建社会官学,而封建社会外儒内法,所以我不是很赞同朱熹的言论,特备是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自认为格物致知后面少了一段,并补充了一段,我个人觉得这很不严谨!而且理学的路子,阳明先生已经实践过,并不能让我们更好的知行合一,从文明史发展的过程中,朱熹这条路容易跑偏:
1、物先心后,就渐渐失去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2、为了“求致知”,而格物,容易跑偏,容易导致表面的格物。
3、容易滑入假道学。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我们就这个话题来看看朱熹怎么说,执,是推到极致;知,就是识。就是推极我的知识,要让我所知的无所不尽。格,是至;物,就是事物。格物就是穷极事物之理,要让那极处无所不在。
阳明先生认为,知,不是知识,而是知善恶,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格,是个格子,是个善的标准,那事物一来,我们就拿这个善的格子去框它,对得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要匡正匡正。所以他对徐爱说:格物就是止至善的功夫,懂得止于至善,就懂得格物了。
和那善的格子严丝合缝,就是止于至善。
阳明先生,天泉证道四句教,这是阳明先生,明确指出,不得修改的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朱陆异同,这是一个历史上有名一个学案,我个人比较赞同王阳明心学,因为心学这条路促使人性的觉醒,而朱熹这条路,却是有可能跑偏的,最后成为专制统治禁锢人性的一种手段。
阳明心学是先以人为本,先发现自己的心灵,先塑造一个人。西方文艺复兴也是在人本主义精神的觉醒下,然后实验主义、科学主义兴起,导致现代科学文明的诞生。没有人本主义精神作为支撑,那个博而返约的手段最后就变成了假大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本主义这个出发点、制高点,人也会渐渐迷失。
我们看今天的教育,中小学教育,走的就还是朱熹这条路。先学各种各样的课程,为什么那个汉字要抄一百遍、两百遍,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磨,一个一个地格物。格到一定程度,自然贯通。可是,谁说格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悟呢?说不定反而就更迷茫了,就彻底不喜欢学习了。因此,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定要并行,而且德育教育要作为根本。
这个道理无所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