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阅读一本书
蒋勋说红楼梦(笔记1)

蒋勋说红楼梦(笔记1)

作者: 丹妮丹妮丹 | 来源:发表于2017-09-24 23:07 被阅读0次

    轻描淡写的生活细节

    2017-09-10 00:33

    下面一段就是黛玉帮他把头发束好,把斗笠放上去,替他披上斗篷。深情大概就是这样,一句话也不用讲,发现她爱的人生活里遇到挫折的时候,她马上就处理了。这种身体和肌肤之亲,这种细腻完全是黛玉和宝玉的深情,粗心的读者往往看不出来;不知道什么叫深情的,也看不出来。情到深处,斗过气后立刻还会照顾这个人,也只有她知道怎么照顾这个人。

    2017-09-10 00:35

    黛玉是站在炕上的,比较高的地方,宝玉比她高,所以宝玉就站在黛玉面前。“黛玉用手轻轻拢住束发冠,将笠沿拽在抹额上,将那一朵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相了一会,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生命里有一些深情的东西不是语言,也不是外人可以听到、看到的东西,而是很小的生活细节。而这些细节小到你不觉察一下就会消失。黛玉跟宝玉生生世世大概分不开了,即使宝玉最后娶的是宝钗,连婚姻都割不断他对黛玉的想念,因为黛玉跟他分享了生命里...

    2017-09-10 00:45

    我不觉得那个年龄是恋爱的年龄,那个年龄是跟自己在对话,因为他对自己还认识不清楚。宝玉见到秦钟以后,忽然好爱秦钟,此时他对自己的性别都还不清楚。

    2017-09-10 00:44

    比如像黛玉,一个十三岁女孩子那种小心眼斗气,再大一点也不会有。如果我们对青春期多一点了解,你会发现在整个生命里,青春期是一段非常可贵的回忆,因为它处在无限的可能当中。我们后来认定生命只有一个定性,只有一条路走的时候,相对于青春期无限可能的那个摸索,是一个限制,是从无限变成有限。我们害怕青春期的原因是因为青春期提供的可能性太多样,觉得要赶快丢掉那种茫然与暧昧,赶快决定生命要往哪里走,希望有一条路可以追寻。可是正因为如此,大人的世界比青春期...

    2017-09-10 00:46

    宝玉每天都很忙,每天都很快乐,看到什么事情都很兴奋,这绝对就是青春期。我觉得这个部分是《红楼梦》里最可贵的,它能在我们生命已经被压缩成一个模型之后,帮我们回想还没有被压成模子时的状态。

    2017-09-10 00:49

    我们随时要提醒自己该怎么去欣赏青春的美、年轻的美。有时候站在一边看子女长大以后的那种美,会觉得有一点孤独。因为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世界。可是如果你也年轻过,你会祝福他,你觉得他本来就应该有自己的朋友和领域。如果你没有年轻过,那就觉得好寂寞,你想抓住他。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年反应。

    2017-09-10 00:53

    我常常看到,有些父母看着孩子长大,会陷入孤独。可是孤独归孤独,你不要寂寞,如果是寂寞,你就会去抓住不放,会造成很多痛苦,甚至变成年轻一代最大的压力。他们绝对是爱父母的,可又要有自己的领域,这时的为难是最严重的。我也看到,一些弄懂青春期的中年人,会在家里营造出永远活泼的状态,孩子自己都不想出去。这说明他的青春期回忆一直在,他知道青春期的活泼是创造,是寻找好奇,所以就带着孩子一直在寻找创造。创造力本身是青春期对无限的摸索,而这也使得代际之间...

    少年的秘密

    2017-09-10 01:05

    一个人可能同时对异性和同性都产生非常大的兴趣,感情的联系绝对不能二分,如果是二分就成动物了。你会因为一个人的善良爱他,因为一个人的智慧爱他,因为一个人的学识爱他,因为一个人的身体美爱他,也会因为各种原因爱一个人,都跟性别没有绝对的关系。

    2017-09-10 01:08

    这么多人喜欢宝玉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很懂人心,容易体谅到别人的心思。这是宝玉身上最难得的品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大大咧咧,很粗心,可是宝玉很细心,这种男孩子的体谅最难得,宝玉这种很奇特的个性,其实就是曹雪芹的个性。

    2017-09-10 01:11

    宝玉永远要爱每一个人,一个都不能少,每一个他都要照顾到。所以他说:“你们也别闷死在这屋里,常和林妹妹一处去玩笑才好。”他又想到了黛玉,他想说黛玉平常都是他陪着玩儿,现在没有人陪,你们去找林妹妹玩才好。

    2017-09-10 23:37

    贾政代表了社会中的一个阶级,觉得人在不同的阶级中就要有不同的样子。可是宝玉不是,他非常人性。他不觉得袭人是佣人,他觉得袭人是疼他的一个姐姐,他也不觉得李贵是一个拉车的奴才,他觉得李贵也是一个大哥哥,为他挨了爸爸的骂他心里不安。这是《红楼梦》最了不起的地方。在几百年前的阶级社会当中,他找到了一个重点,就是人要像人,人对人要有一个基本的态度。

    2017-09-11 00:46

    薛蟠把情欲玩到自己都不舒服了,贾瑞爱上了自己不能爱的王熙凤,最后把自己搞死了。这两个角色写得都极好,曹雪芹对这些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人物,用心甚深。这其中似乎有佛家的悲悯,因为它的重点是表现人被情欲纠缠、困扰。

    如何把自己慢慢放入《红楼梦》中

    2017-09-11 01:00

    一般来讲,我们在创作一个艺术作品时,主观性很强,希望它能影响人,或者希望这个小说能使人性发生变化。一旦我们预设了这个立场,在搜集资料和观察人性的过程中,就会特别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的就故意排除。只要有预设立场,对人性的观察面一定是比较窄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是没有预设立场的,所以《红楼梦》才会成为伟大的作品。如果作者希望这些小孩子在学校读书都是循规蹈矩的,很可能在写这个小说时把这一段过滤掉。

    2017-09-11 01:04

    我们可以把读者分成两种。第一种读者认为,读了一本书以后自己就可以变好。如果是这种读者,去选一本书,这本书读完以后,你觉得自己变好了,但这样的书绝对不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可能是这样的。那种所谓格言式的或者道德教训方面的书,如《菜根谭》,也许会对你有帮助,可它对于人性的思考,是没有办法像一个文学作品这么深刻的。我想这样的读者是比较简单的读者。第二种读者相信,人类在人性方面的摸索与思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读书中你会发现人性的复杂,同时也...

    2017-09-11 01:05

    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我的身上有贾政的部分,也有贾瑞的部分。我不觉得我是在外面观察这些人物,或者赞美、批判他们。好的文学会让你觉得每一个人物都是你自己,你会思考应该怎么去调整自己个性里的这些部分。我以前常常会有那么几天,总想骂学生,就像贾政一样。有一天读了《红楼梦》,恍然大悟,自己怎么变成贾政了?之后就变得好一点。好的文学能提醒读者。所以我不觉得看文学作品一定要认同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有时候是去发现自己是不是也有一点贾政,...

    2017-09-11 01:07

    作者写到在他们大家族的权势底下讨生活的人,写他们的委屈和辛酸的时候,竟然充满佛性,充满悲悯。作者描写黛玉和宝钗的美不是我最佩服的,但看到他笔下金寡妇这些人的时候,我总觉得作者真了不起。一个公子哥出身的曹雪芹竟然能写出这样一些人物出来。

    2017-09-11 16:34

    如果说第九回中作者对袭人、对贾政的描绘,都能显出其非凡的了不起的文学功力的话,那这一段作者通过金寡妇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卑微的家庭求生存的艰难。作者没有因为金寡妇以后再也不会出来就随便写写,而是透出了佛眼慈悲,说实话,做到这一点非常难,文学作品里能看到这种佛性的少之又少。西方人要懂得作者也很不容易,他有一个非常博大的文学观,能把人性的各个面全部照顾到,在他的世界里到最后没有贵贱贫富美丑,全部一样,他的世界里的平等是真的。

    2017-09-11 18:39

    她要让金寡妇知道,我在贾家不是等闲之辈,是有头有脸的人。可是一到那边她就发现自己真的不值一提。这个两面性是非常精彩的描写,让你觉得人性真是有趣,可是千万记住不要因此而鄙夷什么人。我一点没有觉得这个璜大奶奶可笑或者可悲,反而认为人性真是脆弱。她一方面要让自己的寡嫂觉得她也是贾家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可以保护金荣。可是到这边角色马上就变了。我们在人世间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我们可以抽身去打量自己扮演的角色的时候,人就会变得宽容,就不会把这个角...

    2017-09-11 18:47

    中国小说的结构事实上就是章回,要把章回这两个字翻译成西方文字确实很难,它并不是所谓的chapter的意思,西方文学里分的虽是第一章、第二章,但它们之间有连贯性。而中国小说的章与回都有独立性

    贾敬的寿宴

    2017-09-12 00:51

    小时候我记得家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东西,讲话不要伤人。而且不是说有意的伤人,无意的伤人你都要小心,因为很可能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别人就不舒服了。

    2017-09-12 00:55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不太像王熙凤的语言,王熙凤一开口常常不是命令就是骂人,眼下忽然从她的嘴里蹦出来一句诗,说明王熙凤这个时候有了心事,所以这部分不完全在写秦可卿,也是在借秦可卿讲王熙凤内心的一种感伤,她忽然意识到人生的无常。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2017-09-12 12:30

    如果细看《红楼梦》的这些地方,你会对贾瑞产生极大的悲悯。他根本不能自制,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

    2017-09-12 13:36

    很多人看这一段时,总觉得贾瑞是一个很下流的人,但我想提醒大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贾瑞。这其中的意思是,当一个创作者的心到了最悲悯的时候,就会对人世间人性的各种状态都有一种担待和包容。贾瑞身上所呈现的可能是我们最不容易担待和包容的一种人性的状态。我们在看情色片的时候,发现人被处理得像动物一样,往往会不喜欢。可是贾瑞这个角色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人的动物性的的确确并没有完全消失。作者在刻画人性中的这种动物性的时候,用心是特别深的。他最后写到贾瑞...

    2017-09-12 13:37

    我一直不太相信平常给一个人灌输很多的法律规则、道德教训,他就不会做有违理性的事情,贾瑞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平常教训太严,反而让他一碰到这样的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我一直觉得,美的教育可能是最重要的事物,美的熏陶不是道德,不是法律,可是如果你多看电影、多看戏曲、多读小说,你对人性有所了解以后,会有一种人性上的开放与活泼。在严格的教育里,当一切都变成了道德、法律的时候,一个孩子在认识人性的时候,其实是很难把握的。可是如果他读了很多小说,他对...

    2017-09-12 13:41

    这里就可以看到所谓的因果,或者说这是一个恶缘,这个恶缘如果还有下一世,凤姐大概会很惨。读《红楼梦》的时候,你会觉悟,就算一个人自己再有理,都应该待人宽厚。王熙凤觉得自己很有理,她得理不饶人,可不饶人是有报应的。

    2017-09-12 13:42

    如果说贾瑞有一个当局者迷的“迷”的话,王熙凤也有自己难悟的“迷”。贾瑞是那种父母早亡、家势卑微、一生受侮辱的人的悲哀;王熙凤则是千金小姐、富贵太太,永远是高高在上,去整别人的,身上永远带着傲慢之气的“迷”。这个时候她就不能稍微厚道一点吗?在她的心理上,她觉得自己的身份跟这个人如此不同,连喜欢她都是侮辱她,所以她心里非常恨贾瑞。

    2017-09-12 13:44

    贾瑞在病床上听到了,直着声叫喊说:“快请那位菩萨来救我!”贾瑞希望有最后一个机会。可是《红楼梦》告诉你,连菩萨也不能救人,人最终还是得自己救自己。跛足道人并未能救贾瑞,他跟贾瑞说镜子你只能看反面,不要看正面,可是贾瑞偏偏做相反的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被情欲折磨的人会痛苦到什么程度。读到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曹雪芹真的是大彻大悟了,他告诉你菩萨也救不了人,菩萨不过是来点化你的,能不能做到,是你自己的事情。

    对人世的透彻领悟

    2017-09-13 10:08

    《红楼梦》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地方在于,作者既看透了人世,又有一种对真情的坚守与把握。

    2017-09-15 00:06

    古今中外这么多小说,恐怕没有一个男人会像宝玉,连女性像宝玉的都不多,他总在为别人想,他不见得能帮到别人,可是他能做到随时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别人的心,像菩萨一样,充满着对世间所有人的悲悯。

    不受后有的缘分

    2017-09-15 10:28

    我们常常只注意到缘的深浅、缘的长短,然而,缘有时候会让人感觉是一种难解难分的纠缠,就像一对亲子关系,他们本来有很深的缘,可相互总是处不好,这就是一种纠缠。有人称之为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夫妻也有这种状况,爱恨纠缠无法离开。《红楼梦》中讲的缘非常特殊,往往是我们用世俗的逻辑无法解释又无法理解的。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北静王与宝玉之间这种非常淡的缘,这种缘分可能只是彼此的擦肩而过,一生之中会在某个旅途当中偶然碰到,交谈几句,可能连姓名都不知道...

    2017-09-15 10:29

    我的意思是,有时候缘分是一种心事,你觉得有个地方似曾来过,见到一个人似曾相识,这都是缘。这个缘很可能没有后续,即佛经里面常常讲到的“不受后有”,已经了了,最后见一下面,以后就没有了。

    2017-09-15 10:31

    对于宝玉来讲,北静王是一个遗憾,二丫头也是一个遗憾。有些人,有缘见面,不受后有。

    2017-09-15 10:44

    北静王身上丝毫没有王爷的那种趾高气扬或者非常做作的感觉。他那么年轻、聪明、俊美,又是如此谦卑,如此完美,这种完美是宝玉的理想。宝玉也试图让自己的生命成为这样的状态,那种虽身处富贵又不失矜持与谦卑的生命状态。这一段写得非常美,把宝玉的人生向往用北静王的形象诠释出来了。

    2017-09-17 00:20

    作者要写的是同一个东西,就是人不自觉的欲望。秦钟不自觉的欲望,凤姐不自觉的欲望,都在这个时候萌芽。他们不知道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甚至连修行中的净虚也不知道,最后都犯了大错。在一个土馒头里谈人世间的占有、欲望,包括秦钟马上就死到临头了,还玩得不亦乐乎,可见《红楼梦》的警醒时刻都在。

    赞美与哀叹也是一种执著

    2017-09-17 00:32

    金哥的故事在《红楼梦》里不是一个重要的事件,但你如果仔细去读,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用意,感觉到《红楼梦》中无所不在的情深。曹雪芹在他的小说中基本上是歌颂青春的,他觉得青春本身有一种不知人间世故的单纯。

    当当读书笔记 来自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勋说红楼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gl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