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多么简易的两个字眼。但真正能做到的人,恐怕少之又少。有专家证明,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如果缺少父母的陪伴,有可能造成其一生的性格缺陷。在老人的黄昏时刻,如果缺少孩子的陪伴,将会带着遗憾离去。
2020年,从开头就注定这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状病毒疫情的来临就如同跟着鼠年悄悄来临一样。春节没有了往年的热闹,大年初一的早上也破例不用起早拜年。有些家庭,是幸运的。因为此次疫情不让外出的缘故,获得了在家里陪伴家人的机会。平时,我们忙于工作忙于奔波忙于应酬,忙于太多的事情而忽略了家人的陪伴。
时间一下子富裕起来,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陪伴孩子,但是,你给予孩子的真的是有效的陪伴吗?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朋友家家庭情况的现状,朋友是典型的80后,靠自己的打拼在城市里有了一席的立足之地。生活忙碌的她并没有只忙于工作,只要有空闲时间,她便会陪伴孩子。她给予孩子的教育偏美式,她一直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把孩子当作家庭的一份子,不断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所以她的孩子就特别有自己的主意,吃过晚饭两个孩子会在各自的区域选择自己想去做的事情,要么自己拿书看,要么到活动区玩会儿玩具。朋友家的客厅特别大,但却没有电视,沙发也是易收纳型的。朋友也从来不在家抱着手机看,她知道自己就是孩子学习道路上的参照物。
现在许多的家长,都在为电子儿童感到烦恼。但归根结底,促使孩子成为电子儿童的真凶,不该对自己扪心自问吗?有时间放下手机,用心去参与孩子的成长,才是有效的陪伴。对父母也一样,过年回家发现每个人都抱着个手机,放下手机发现没有话说。但仔细观察一下父母,白发慢慢的爬上了他们的头,皱纹又多了几条,他们身形不再魁梧,在人生的道路上,你能带给他们的有效陪伴还有多少年呢?
有些家庭,是光荣的。在疫情期间,他们没有这种陪伴的机会。那些白衣天使,警察叔叔都要奔赴一线,肩负着沉重的使命,祖国把他们召唤了过去。他们的孩子,父母同样在家里等待着他们归来。前两天看了个纪录片,有个父母都奔波在一线的孩子,说爸爸妈妈不知道时候才能回来,所以自己要照顾好自已,不能让他们担心,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会难过,难过的时候就深呼吸。那个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
2020年,最温情的话,变成了“请离我远一点”。最想实现的愿望,是疫情消失可以恢复以前再平常的生活。如果新的一年没有一个好的开头,那就盼望着有个好的尾巴吧,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不外出给国家添乱,相信很快就可以解除防备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