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张爱玲《半生缘》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牡丹亭》中的题记一语道出多少凡尘俗世下多情人的呓呓痴语。一语成谛,恰如顾曼桢与沈世钧的爱情故事。我们都喜欢天公作美,成人之美,可是,在时间洪流中的我们,终究逃不过现实的戏谑。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不知是否由于浸染本身的悲剧色彩,总是弥漫着悲凉的气氛。《半生缘》里的故事放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观念里也算是不足为奇,剖开“张爱玲式”的包装外壳,小说内容其实有点狗血意味,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的情节塑造功底让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有血有肉,甚至于注入了灵魂,最让我敬佩的一点,莫过于交代故事发展的人物视角的转换,好像莫名其妙之间,读者就很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视角转换,将一个空间里主要人物的故事都随流动的时间而展开,属实是精彩纷呈,叫人暗自称奇。
见闻书名伊始,本好奇,为什么是半生缘?当我阅览完整本书之后,才后知后觉,有些缘分,只能半生,也只够半生。古往今来,缘是一个很奇妙的字,寓意深远,且意在各人。每个人心目当中的释义与理解不同,自然对于各人而言,分量也是各有所重。与我而言,《半生缘》里的他们,本来情深,奈何缘浅,不足以惜,不足为道。这世上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相遇与重逢的戏码,当然也不会少了离别与错过的场景。《半生缘》更像是一台留影机,刻录着浩瀚宇宙渺小的时代缩影,令人唏嘘,扼腕叹息。
文学之所以能够永恒,是因为它承载了历史,跨越了时间,而《半生缘》之所以成为了微经典,我想,大概也是因为这个故事所代表的时代,故人易被遗忘,时代总会更迭,但是文学永在。《半生缘》里的故事,让我们听张爱玲娓娓道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