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围城》(九)

读书|《围城》(九)

作者: 秋水依然 | 来源:发表于2022-09-24 13:46 被阅读0次

方鸿渐回国后,来到上海,大龄有为男青年自然是要被催婚的。于是,他相亲去了。对方女孩的父亲当过洋买办,这假洋鬼子的一口话听得可真累。我摘录一段让大家品品。

“Sure!值不少钱呢,Plenty of dough。并且这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 paper。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菜盛饭。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 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点old-time。”

就这么个老丈人,方鸿渐哪里吃得消,心里已经打退堂鼓了。随后,又来几位陪客,他们拉着方鸿渐一起打牌,方鸿渐居然赢了不少钱。接下来的场面也极其有趣。

八圈打毕,方鸿渐赢了近三百块钱。同局的三位,张太太、“有例为证”和“海军大将”一个子儿不付,一字不提,都站起来准备吃饭。鸿渐唤醒一句道:“我今天运气太好了!从来没赢过这许多钱。”

张太太如梦初醒道:“咱们真糊涂了!还没跟方先生清账呢。陈先生,丁先生,让我一个人来付他,咱们回头再算得了。”便打开钱袋把钞票一五一十点交给鸿渐。

客人全散了,张太太道:“这姓方的不合式,气量太小,把钱看得太重,给我一试就露出本相。他那时候好像怕我们赖账不还的,可笑不可笑?”

这三段的描写虽然很简单,但是画面感很强。我们一步步地拆解,先说方鸿渐赢钱了,接着陪客如何?十个字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子儿不付,一字不提”。

如果是一个厚道的老实人,或者是脸皮薄的人,也就这样被蒙混过关了。可惜方鸿渐两者都不是,他是本来就是一个眼睛里揉不下沙子的人,所以他巧妙地出言提醒。

张太太的表现呢?“如梦初醒”这个词用得很好,接着我写文,大概就写打开钱袋付钞给方鸿渐了。而先生这里加了“一五一十”,让人感觉张太太算钱特别清楚。

后续张太太还评论方鸿渐,说他气量小。难道不是她输不起想赖账在先吗?只不过方鸿渐出言提醒,她想要找回场子罢了。

简单的三段文字,把四个打牌的人物形象描写得相当生动,这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最关键的是先生在后面还捉狭地添了一笔,方鸿渐用赢来的钞票买了一件原先看中的皮夹克,还说女人如衣服,方鸿渐有了衣服,就不要女人了。

这是先生在文中第二次提到女人如衣服了,旧时代的男人似乎并不怎么在乎妻子。只可惜,一个没用的男人,真真还不如女人,方鸿渐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相关文章

  • 读书|《围城》(九)

    方鸿渐回国后,来到上海,大龄有为男青年自然是要被催婚的。于是,他相亲去了。对方女孩的父亲当过洋买办,这假洋鬼子的一...

  • 围城九载

    一晃已经都结婚9年了!! 领证 2010年3月26日,我和她领了结婚证,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我给主管打了个招呼,出...

  • 读书《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抵如此。 初识《围城》就是因为这句话—...

  • 《围城》读书

    《围城》里写的全是捏造,我所记的却全是事实。--取自附录部分杨绛先生写的《记钱钟书与《围城》》。 小说,取材于生活...

  • 在爱与恨的边缘

    【书名】《围城》7至9章 【标题】在爱与恨的边缘 今天看了围城的最后一章,第九章,花了四天半的时间终于把《围城》,...

  • 《围城》方鸿渐对中的封建教条如此厌恶,为什么却不能摆脱家庭

    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读后感《围城》钱钟书 大部分人在读《围城》之前,都有听闻过“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 九月围城

    总是在寻找机会离开这座城市 因为厌倦了一些人和事 有时候因为找不到自己该有的方式 而苦恼 不知道眼下生活的目标是什...

  • 《围城》九章

    这一章的感觉就是两个人一直在吵架,天天都在吵架,结婚还不到一年呢吧,吵架拌嘴这样的事情就好像是家常便饭了。 ...

  • 围城第九年

    2016年6月14日,星期二 骄阳似火 今天,乌鲁木齐的最高温度是37度。 这是烟,进入围城的第九年,也是她,来...

  • 九月围城

    两个群体,各自忧愁,一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办法找关系希望摇号中能高中,一边是因为一句不密透风的回复或者可以说沟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围城》(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mj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