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和儿子一起在家看了《银河补习班》。
这部电影听别人说过,是关于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事,我老婆也一直推荐我看看,但是我一直没敢看,因为以前我基本上不大管儿子,即使管的时候也都是因为某事指责他,他也不太喜欢我。
我以前也看过《正面管教》《幸福的勇气》这种关于教育的书,但是应用书中理念和方法在现实中总会遇到重重阻碍,再加上自己没有耐心,一段波折后又会返回到旧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上。
但电影中父亲说采用的教育方式和我们平常所知道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同,但孩子最后却成长为了自己最好的样子:自立并坚持梦想。
一个孩子拥有了爱和梦想后,竟然迸发出那么大动力。
作为父母:
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01 教育孩子先要做好自己
电影中父亲马皓文因为所设计的大桥坍塌,因此被判刑入狱。
儿子马飞由母亲和继父抚养,母亲和继父就和普通的家长一样,一方面做着生意,管不了孩子,就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寄宿学校。
但孩子在学校变得更差了,偷看课外书,不好好学习,学校要开除他。
为了能在学校继续上学,为了证明儿子可以,出狱的马皓文和马飞要一起为了这个目标奋斗。
马皓文并没有着急帮助儿子补习功课,他认为学习是儿子自己的事情,他相信儿子可以。
他只是当着儿子的面用专业的物理知识解决了其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带着儿子一起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让儿子自己去感悟其中的美和真实。
他带着儿子而且去看航天展,呵护儿子的梦想。
他一直写材料为了自己的名誉去申诉,告诉儿子,父亲不认输。
作为父亲的马皓文,一直都没有强迫儿子去学习,他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支持和辅助的角色,来影响孩子,激发孩子的梦想。
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父母一边刷着手机玩着游戏,一边告诉孩子,赶紧学习去,有几个孩子能从父母的身上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
樊登说过:父母是孩子的复印机。
孩子是模仿父母生活的,父母生活是什么样子,孩子以后大概率也是这个样子。
因此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教育我们自己,因为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都说环境能够塑造一个人,你改变了,孩子成长的环境就改变了,孩子也会慢慢改变。
02 无条件的爱
马皓文出狱后第一次看见儿子,是在学校的集体大会上。
教导主任抓住了马飞在学校看武侠小说,正在大会上批评他,当主任叫马飞上台时,马飞的样子吊儿郎当,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很多时候,大部分的家长碰到这种情况,总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学着我们的父母曾经教育我们的方式,打骂或者责备,简单而粗暴,希望孩子能幡然醒悟。
但是绝大部分情况只会让情况更糟,孩子既感受不到你的爱,也对生活、学习失去了掌控感。
你的责备打骂会让他更加的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他们会有更多的反抗。
但是马皓文没有打骂,即使马皓文全年级最差,即使马飞破罐破摔了,他都没有放弃,他认为儿子一定能变好。
在《正面管教》中说:无条件的爱是教育的前提。
无条件的爱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只有在这个安全的环境中,他们才敢于去探索世界。
如果是一个不安全的环境,孩子就会担心和焦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环境中,他们没有勇气去探索。
有条件的爱是什么样子?
是孩子考试得100分就爱他,考了70分就指责他。
是孩子不给你惹事就表扬他,惹了事就批评他。
但无条件的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子,我都爱你,爱不附加条件。
教育的目的是自立,是希望孩子能活出自己的样子。
这个过程必须要他们自己去体验、去犯错、去改变,去慢慢变好。
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耐心,不要强迫他们,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的生长,长成他们自己本来的样子。
教育的过程,就是陪伴的过程,陪伴孩子一起长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慢慢改变,变成自己最好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