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熊培云而想到的

从熊培云而想到的

作者: 公子帅1796 | 来源:发表于2020-10-08 13:29 被阅读0次

熊培云这个书(《自由在高处》)写早了,如果他现在看见了特朗普的做派,他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美国大选多公平了,背后都是大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已。所以得感谢特没谱一把把美国的自由民主的画皮扯下来了,真实的世界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自由和民主的。60-70代出生的人他们的青壮年时代正好处于中国刚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那时的中国刚开始打开门,中国自有的文化被破坏了,新的还没有建立,咋一开门,一看人家美国这麽先进,这麽富丽堂皇,就以为那是美好社会的“行业标准“,所以那一代人的价值标准就以为美国为坐标的,因为那时的确没有更好的可参照。一个人的“三观“往往就是青壮年时代形成,大部分人很难有大改变了,就如我天天大道理小道理做我爸的思想工作,结果就是他还是按他的想法做,一点也没听进去。所以,这批人中没有意识到这种时代局限性的人,没有随时代发展而进化自己的观念的人,就成为了如今人人喊打的“公知“了。

熊培云不知最近有没有写东西,不知他还停留在公知阶段,还是已经从这几十年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中修订了自己的观念,也在与世界同步前进。最近也没怎么关注过他,所以也不得而知。我自己也是70年代人,其实也是一样时代和知识背景,上大学时也是主要以看外国作品为主,电影也是以看奥斯卡获奖作品为有点品味。现在人到中年,经历了中国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也看到了世界这几十年的变化,也在北美生活了两年多,经历了充满希望到不过尔尔的平常心态,经历了买房定居到卖房选择离开,也让我真实地理解了其实生活在哪都一样,中国没那么差,国外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好的回归生活本质的阶段

而今特朗普童靴这么不虚伪,不矫情,直接把美国文化的底牌都端出来,更让人能看清其实没有哪个是绝对的“好“的标准。

年轻的一代,伴随中国快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生活充裕,处于互联网时代,走出国门也是非常easy的事,世界全方位展示他们面前在,没有盲点了,所以也没有了“美国迷信“。

所以“公知“文化也是时代的产物,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它曾经也是先进的,只是它忘记renew和升级了。就如一个586电脑,十年前很先进,但是现在呢,早就淘汰了。

相关文章

  • 从熊培云而想到的

    熊培云这个书(《自由在高处》)写早了,如果他现在看见了特朗普的做派,他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美国大选多公平了,背后都是...

  • 十一月下旬书单

    《自由在高处》熊培云 《朗读者》哈德·施林克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熊培云

  • 如是我读熊培云

    本期推荐: 《自由在高处》《这个社会会好吗?》熊培云 熊培云:新闻工作者。《南风窗》驻欧洲记者(主笔)。《南方都市...

  • 与其忧愁,不如歌唱

    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是来自作家熊培云的新作《慈悲与玫瑰》。 熊培云的社会观察,他的文笔,总是如此细致和娓娓道来。更...

  • 南开大学就是出人才!不信?看完他总结的这10点你就服了

    活着,用你的名字去担当。 ——熊培云 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

  • 思而悟(周国平与熊培云)

    一个人要多久才能看开,要多久才能看淡。要多久才能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要多久才能不在意别人的褒奖或诋毁。 ...

  •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故乡可追——读熊培云《追故乡的人》随想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故乡可追 ——读熊培云《追故乡的人》随想 沈丽新 在春日的夜色中,怀揣熊培云的新书《追故乡的人》...

  • 闲置书单-2(非小说类)

    01、重新发现社会作者:熊培云已出 02、这个社会会好吗作者:熊培云已出 03、时代的稻草人作者:许知远已出 04...

  • 三月读书(2)

    读熊培云的《日本是一剂什么药?》 熊培云的旅日数月的经历与思考。 摘录: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一直有两种思潮对决:...

  • 上大学的树

    在城市小区的花园里或是在街巷的某个角落里,当你看到突然多了一棵古树,你会想到这棵树是从里哪里来的吗? 熊培云在《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熊培云而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pf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