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知这些典故,难说真懂酒文化

不知这些典故,难说真懂酒文化

作者: 萌三易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17:59 被阅读0次

    中华酒文化博大精深,这个一点不夸张,自古关于酒的诗词句子数不胜数,关于酒的典故也难以胜计,甚至在宋代还有《北山酒经》、《酒谱》这样的专著,在中国人看来“无酒不成席”,喝酒来,除了家长里短,自然会聊到酒文化,所以储备点酒文化的典故还是有必要的。

    古代酒文化带有鲜明的中国人的精神特质,也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我们举八个典故,品一品。

    明代文征明 兰亭修禊图(局部)

    中国第一个酿酒师

    通常大家都比较熟悉商汤的厨师,名叫伊尹,他辅助商汤打败“酒池运舟”的夏桀,开创成汤五百年基业。

    比这个厨师早,还有一个厨师却没那么幸运,就是大禹的厨师,名叫仪狄。这个仪狄不像伊尹,天天琢磨怎么辅助大禹治理天下,而是琢磨怎样改善大禹的饮食水平,他酿制了一种甘美的饮品叫作“酒”。论说,这才是一个厨师该干的事,伊尹那是“不务正业”。

    仪狄将这饮品奉献给大禹喝的时候,大禹喝完很开心,觉得滋味太美妙了,但他转身却告诉仪狄:“你酿造的这个酒啊,后世肯定会有人因此而亡国!”(后世其有以酒败国者乎)言外之意就是:你天天研究这些负能量的东西干什么!

    大禹像

    我们已经不知道仪狄当时脸色变得有多难看,在后世《孟子》一书记载:“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显然,这是赞美大禹的,不喜欢饮酒作乐,而喜欢别人给他提意见。大禹那句话应验在了他的后裔夏桀那里。

    《世本》记载:“昔仪狄始作酒醪,以变五味。少康始作秫酒。”“酒醪”指不是很纯的酒,是酒的统称,“少康”指夏朝有为的一位君主,后人认为他是杜康。

    这个典故说明:中华酒文化在酒诞生之初,就有了正面价值的导向。

    中国第一篇禁酒令

    五百年后,或许夏桀亡灵会嘲笑商汤,“你这后辈纣不也栽在酒上了吗?”商朝末年“酒池肉林”的商纣王战败自焚亡国,又被大禹言中了一个。

    若干年后,周公东征胜利,打败了叛党,将殷商故地卫国封给了自己的弟弟康叔,为了提醒弟弟,特地代天子发了《酒诰》,告诫小弟要禁酒。这篇文章保留在了十三经之一的《尚书》中,堪称中国最早的禁酒令。

    周公像

    周公说:“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邦国的丧亡,几乎没有哪个不是由饮酒过度造成的祸患。”(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估计因为卫国多数是殷商遗民,所以比较能喝酒,也喜欢喝酒,所以周公特别担心自己弟弟被拉下水,但是周公也不是什么事都不让喝酒,在有大的祭祀的时候是可以喝酒的。民众在下列情况下可以饮酒:

    “心系故土,自力更生,专心种好庄稼,侍奉好你们的父兄长辈。努力牵牛赶车,做好贸易工作,孝敬赡养好自己的父母亲。这样,父母亲一定会很高兴,会亲自动手准备丰盛的饭菜,这时你们可以饮酒。”(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说是“禁酒令”,其实是告诉人们如何更好、更舒适和乐地饮酒。这个饮酒画面岂不美哉!

    酒场“讲究人”——孔子

    《论语》中记载:“沽酒市脯不食”意思是市场上买的酒一般不喝,换句话说,得喝自己家酿的好酒。《酒谱》曾对此有过专门解释,“孔子不食酤酒者,是因为孔子在乱世,奸商横行,他怕喝到假酒伤害自己。”

    孔子喜欢的人格是君子,古人认为君子喝酒是什么样子呢?“君子之饮酒也,一爵而色温如也,二爵而言言斯,三爵而油油以退。”就是感觉喝多自然就推辞退出了。

    南宋马远 孔子像

    孔子非常喜欢“乡饮酒礼”,大家在一起喝酒,根据长幼有序的原则按照座次位置入座,然后跟现在喝酒规矩差不多,有主宾酬酢,有音乐歌曲等娱乐相伴,大家依次喝,每个人都不落下,这让孔子感觉很平等。

    孔子认为喝到什么程度算恰当好处呢?“饮酒之节,旰不废朝,暮不废夕。”就是说其实饮酒没什么大的限制,只要早晚都别耽误公事即可。当然,在这样的氛围里也不会有强迫别人喝酒的,大家都是互相尊重,只是心情很放松而已。

    杨雄说:“侍坐于君子,有酒则观礼。”和君子在一起喝酒,需在此时观看君子之礼。最好的状态叫做“善饮而温克”,就是始终处于清醒状态。《说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酒品看人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三国一代枭雄曹操曾有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于是很多人认为杜康是酿酒的祖师爷,但是前面,我们说到了第一个酿酒师是仪狄。

    《酒谱》考证认为,“杜氏”晚出,最早只能追溯到周武王封刘到杜,才有了杜氏,而西周晚年周宣王的大臣杜伯是其中的知名后人。当然即便杜康是夏朝少康,其年代也不能早过仪狄。

    关于酿酒的源头,还有根据《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认为酒从炎黄开始,还有认为:“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当然,都很难说是确定的答案,包括前面说的“仪狄”也不是完全没有争议的。酒或许是远古时代,人们偶然酿制。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点出了酒的一大价值,也是人们喜欢酒的原因,就是解忧。酒还有一个绰号,叫做“欢伯”。《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明代文征明 凉亭消夏图

    《酒谱》这样解释:“盖其可爱,无贵贱贤不肖,华夏夷戎,共甘而乐之。”意思说酒很可爱,因为不管是富贵贫贱、各色人种,都喜欢它并通过饮酒获得快乐。

    煮酒论英雄

    曹操不仅是个诗人,更是一个政治家,他所在的乱世是一个崇尚英雄主义的时代,而在中国什么饮料与“英雄”这个词比较配呢?酒是当仁不让。我们常说“酒壮怂人胆”,连怂人都能被酒壮出胆气来,更何况是英雄呢?

    曹操曾经为关羽温酒,因为他敬他有英雄气概,后来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才有了后来的武圣关羽。当然,像关羽这样的英雄本不用酒来壮胆气。

    “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则给“英雄”这个词添加了除了胆气之外的智慧胸量,当时曹操与刘备边煮酒,边对坐畅饮,酒至半酣,天气倏变,曹操问刘备开聊关于龙的话题,最终曹操认为“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又聊起英雄来。

    刘备说了很多人物,都被曹操否定,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而且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吓得的刘备赶紧趁雷声装了一把胆怯,才躲过一难。

    刘备像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可惜刘备酒没喝到位,曹操便开始套话。当然,这也可以看出后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原因也是酒能让人忘却心机,处在一种自由放松的聊天氛围里,而不是因“酒后失言”导致灾祸。

    刘伶醉

    魏晋名士刘伶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相对来说,可能因为酒,让刘伶显得尤为特殊。他曾写《酒德赋》写到“唯酒是务,焉知其余?”除了喝酒已经不知道还有其他事情了。

    明代仇英 竹林七贤

    刘伶醉酒有三个故事比较经典,一个是他嗜酒如命,常常坐着鹿车,带着壶酒喝,常常是一直喝,担心自己饮酒过度猝死,就安排仆人扛着铁锹跟着,并嘱咐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就地埋了吧。”

    还有一个故事,说刘伶喝醉了喜欢在屋里裸奔,有人讥笑他,他来了个反讥笑,他说:“天地是我的房子,这个房屋是我的裤子,你们没事跑我裤子里来作甚?”估计讥笑者立刻无语。

    刘伶老喝醉,得病了,他妻子快疯了,死命让他戒酒,刘伶一时拗不过,就答应了,说:“发誓戒酒,得有仪式,祭祀神明,还得需要准备酒肉。”他妻子就给他准备了,到祭祀发誓的时候,刘伶跪着说:“天生刘伶,酒是我的命,有病多喝点,病就没了,妇人之见,不能听。”

    其实,刘伶醉酒,更多的是因为,他对于名教束缚的一种抗争,酒给人带来一种放松甚至放肆的状态,他能感受到人性的解放。一千多年后,西方有位哲学家叫尼采,他提出“酒神精神”,就是用来对抗西方传统的道德教条对人性的束缚。

    陶侃不醉

    《北山酒经》说:“大率晋人嗜酒。”提到了魏晋时期很多喜欢饮酒的人,陶渊明赫然在列。

    《酒谱》中记载:“陶潜贫而嗜酒,人亦多就饮之,既醉而去,曾不吝情。尝以九日无酒,独于菊花中徘徊。”可见陶渊明是多么的喜欢喝酒,而且喜欢喝醉。其写二十首《饮酒》,其中有一首提到“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明代李在 归去来兮辞图·临清流而赋诗(局部)

    与刘伶相似,陶渊明是因为郁郁不得志,但是与刘伶不同,陶渊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的逍遥人生,而田园不能离了诗,更离不了酒,诗与酒似乎赋予了田园新的灵魂。

    陶渊明嗜酒,但是他的曾祖父陶侃确实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几乎从不喝醉。陶侃是东晋名将,曾治理荆州,达到了路不拾遗的状态。

    《酒谱》记载:“陶侃饮酒必自制其量,性欢而量已满。”意思说陶侃饮酒非常克制,从不过量。往往喝酒不到量,人家会认为没喝尽兴,有人就质疑他。陶侃解释说:“年轻的时候常常饮酒务事,已亡故的父母曾反复劝诫约束,所以不敢尽量。”

    喝酒误事,这是很多人有的切身体验,陶侃的经历正是典型,但是陶侃最终不是沉迷于饮酒之乐,这种理性精神值得推崇。如果说刘伶和陶渊明那个是纾解情绪,那么常态的饮酒应该像陶侃一样。

    大唐醉圣

    说到饮酒,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自然不能被忽视,其中写了八位能喝善饮的“大侠”,有“骑马似乘船”的诗人贺知章,有“饮如长鲸吸百川”的左相,有“脱帽露顶王公前”的书法家张旭,当然更有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多么豪情的大唐诗仙,在李白身上,酒气助益仙气,将其率真展露无疑。

    治学很多时候需要严谨,但是治学也须真诚,而作诗尤其如此,心中藏算计的人很难写出好诗文来,饮酒常会阻断人心的计较纠缠,反而让文人创作出精品来,醉酒在文人那里,非但不是粗鄙,反倒成了高雅,这也是中华酒文化的独特之处。

    《酒谱》记载:“李白每大醉,为文未尝差误。与醒者语,无不屈服,人目为‘醉圣’。乐天在河南,自称为‘醉尹’。皮日休自称‘醉士’。”

    乐天指白居易,白居易在河南做府尹,喜欢饮酒故自号“醉尹”,因“尹”与“吟”谐音,所以又称为“醉吟先生”。皮日休是晚唐文学家、诗人,被鲁迅称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宋代梁楷 太白行吟图

    这三个人堪称是“大唐三醉”,李白这个“醉圣”最为亮眼。

    我们找出这八个典故,发现中华酒文化其实并不是剥离开来独自存在的物质文化,而是被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深深浸润的。

    大禹对美酒的警戒,是因为他身上责任重大,所以不能放纵自己;

    周公的警示是对历史教训的牢记,也是对民众美好生活的一种引导;

    孔子对乡饮酒礼的赞叹,因为其中的长幼有序,平等与放松;

    曹操的“何以解忧”,点明了酒的解忧价值,是对乐观精神的追求;

    刘备没有酒后失言,反而自保,说明饮酒一定要看在一起饮酒的人;

    刘伶的嗜酒如命,只是他用一种消极的方式抗争,解放对人性的束缚;

    陶侃的有节制,说明了对醉酒误事的警戒,也是自我节制的美德;

    李白的率真与抛却机心,或许醉圣正成就了其诗仙的仙气。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酒在酿造之初,大禹所定下的基调,酒文化一定要导向正面价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知这些典故,难说真懂酒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pn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