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的无声谋杀:妈妈,你还要我死多少次?

作者: 谈心社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4:28 被阅读6242次

    “你现在恨我没关系,”多少中国家长说过类似的话。

    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父母密不透风的监控,让孩子经常处在高压状态下。

    这样的主题,在台湾版《黑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得到了戏剧性的呈现。

    普通家庭、亲子话题被包裹上科技和恐怖的外衣。

    剧集海报上,一个连接着脐带的婴儿手中拿着锁,脑袋被人咬掉一块,细看是母亲的剪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海报

    这暗示亲子的息息相关,也暗喻了本剧的主题:母亲对孩子的苛求和控制,正在蚕食掉孩子。

    1

    《妈妈的遥控器》

    这是剧中的第一个故事。

    即将初中毕业的纪培伟,成为被丈夫背叛的母亲人生唯一的希望。

    可是纪培伟惊恐发现,他一直在重复地过同一天,每一天都是礼拜三。

    每天撞见同一个人,遇到同一个司机,说同样的话……

    给妈妈上交同一张修改过分数的成绩单……

    看着儿子一如既往地欺骗她,妈妈终于忍不住对他说:“如果你再不修正这个错误,你的人生就会一直卡在同一天。”

    原来,纪妈妈无意获得了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可以遥控儿子的人生。

    小到衣食起居,大到精神思想,妈妈都要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不合乎要求,就推倒重来。

    “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不要让我失望。”

    纪培伟就像杯中的小人一般,沉到水底,压抑得无法呼吸。

    当他试图反抗妈妈扼杀他的天性时,换来的是更强势的镇压:“再说,就变成二十次。”

    被妈妈疯狂控制的纪培伟,在初恋小岚身上寻到了安慰。

    同样喜欢艺术的小岚,有着和他截然相反的家庭,父母开明,家风开放。

    可小岚恰巧是纪妈妈最讨厌的那类女孩。

    “说你以后不会再和她见面,”纪妈妈又拿出遥控器逼儿子与小岚一刀两断。

    哪怕纪培伟说“如果你按下那个键我会恨你”,纪妈妈还是将儿子这段感情“一键还原”。

    “你现在恨我没关系,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

    纪培伟绝望地跑到小岚家门口,发现小岚和她爸爸已经不认识他了。

    承受不了这样折磨的他,开始尝试自杀。

    纪妈妈发现后,依旧拿出了她的宝贝遥控器,回到了儿子自杀前的那一天。一次又一次,没有沟通,没有安慰,只有无感情地按键。

    纪培伟累了,他问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当死亡也不能结束这一切时,他妥协了。

    最终,在遥控器的“帮助”下,他朝着妈妈的期望,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过上了优渥的生活。

    小时候的伤痛和对初恋的怀念让他一直不能释怀,于是他想偷偷拿回遥控器。

    不巧的是,这一幕正好被妈妈撞上,妈妈气愤地冲他喊:“你以为遥控器我只有一个吗?”

    “生命是我们自己的,它长什么样子,都应该是我们自己负责。”

    只是母亲,只想把孩子修剪成早预设好的模样。

    2

    猫的孩子》

    第二个故事一开篇,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在一起聚餐。

    可这幅画面下,是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

    亲戚家的孩子都考上名校,主人公钟国衍却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

    比起亲戚家的光鲜亮丽,他的家庭像一部90年代的老旧片子,窄小又破旧的屋子、不断掉屑的天花板、不回家的爸爸和地位低下的胖妈妈。

    他的妈妈奉行“不打不成材”。

    请了新的家教老师后,钟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请尽管打!”

    穷苦的家庭,把学习好当做唯一出路,他的父母已然陷入偏执之中。

    钟爸爸从不管教儿子,甚至不知道儿子上几年级,仍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成绩才是重点,他上几年级又有什么意义?”

    在妈妈被爸爸家暴以后,钟国衍关切地问妈妈:“我陪你去申请家暴令好不好?”

    上一秒还笑眯眯的妈妈立马变脸:“有空管那么多,不如去学习啊。”

    钟国衍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和妈妈一起救助了一窝小猫,总是小心翼翼地把猫抱在怀里。

    钟妈妈知道自己活得很卑微,所以她渴望依靠儿子翻身。

    毕竟,儿子是她人生中唯一的希望。

    也因此,上一秒还和蔼可亲的妈妈,一听到家教老师提到国衍可能有学习障碍,所以成绩才难以提高时,立马就翻了脸:“他书不好好读找一大堆借口,就是欠打。”

    她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儿子的成绩”,似乎只要儿子考了满级分,亲戚们会尊重她,丈夫就会回家。

    无意之中,钟国衍发现了一个“平行世界”。

    只要在“平行世界”里杀死一只猫,他就能考取满级分,成为第一名。

    “只不过,平行世界里的猫死了,现实世界里的它们也消失了,它们会变成一朵花。”

    他挣扎过,最后还是选择了杀死猫。

    离不开现世的煎熬,只能在平行世界里继续崩坏。

    那个疼惜地把猫抱在怀里的善良少年,开始为了分数,杀害了一只又一只的猫。

    看着家里的猫一只只变少,觉察到儿子蓄意杀猫的钟妈妈只是说:“你功课有进步就好,我管不了那么多。”

    终于,他们一家人如愿以偿。

    国衍考到了满级分,在爷爷的葬礼上,作为家族孝孙代表发言;爸爸也回来了,笑逐颜开;妈妈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给丈夫做了一桌丰盛的菜;一家人其乐融融。

    其实,哪有什么平行世界,不过是钟国衍为了逃离现实,逐渐觉醒的第二个人格罢了。

    不断杀猫让他自己备受煎熬。

    自然而然地,接下来的考试他考砸了。

    家庭的温暖随着他分数的下滑,消失了。

    他虐猫的行为也被校方发现,在去往警察局的路上,他遇见了妈妈。

    他终于忍不住呐喊:“你爱我吗?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他看见妈妈的辛苦,心疼妈妈,也瞧不起不争气的自己。

    他拼尽全力,得不到丝毫理解。

    他弄伤自己,只希望妈妈能给他一个拥抱;他的眼泪一颗颗往下掉,可妈妈却冷漠地告诉他:

    “我的一生都被你毁了,你拿什么回报我?”

    他说出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困惑,你既然不爱我,你既然觉得我是累赘,那你干嘛要生我?

    他只明白,当他需要爱的时候,只有分数和棍棒;当他需要理解的时候,只有指责和怪罪;当他需要一个拥抱的时候,只有疏离和冷漠。

    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什么都错了。

    3

    《茉莉的最后一天

    第三个故事里的家庭,看上去幸福美满:爸爸是大学系主任,妈妈是留美硕士,大女儿是国考第一名,小女儿也精灵可爱。

    为了孩子,放弃工作做全职主妇,一直是她内心的痛。

    因此,林妈妈越发在意女儿。

    他们的家里,布满了摄像头,林妈妈通过这些摄像头,监视着女儿们的一举一动。

    品学兼优的大女儿林茉莉的自杀,打破了这个家庭表面的平静。

    茉莉死后,林妈妈千方百计想找到茉莉自杀的原因。

    恰巧朋友的儿子正在做一项通过行为分析心理的研究,在林妈妈的要求下,他们开始了大胆的尝试。

    激活已经往生的林茉莉的脑细胞,从她的脑部提取出她残存的记忆。

    茉莉残存的意识在拼命反抗,林妈妈不以为然:“我想了解我的女儿,有什么不对吗?”

    于是她进入了茉莉的记忆里。

    她发现这个孩子让她觉得这么陌生,平日里的乖乖女竟然撒谎、偷盗,看嗑药、自虐、同性恋的书籍。

    她看到茉莉每考砸一次,就在自己的手腕上划一道伤痕。

    看到茉莉伤心地一次次找心理医生,茉莉说:“我想要报复,但不知道是谁。”

    心理医生一语中的:“你想报复的其实是自己。”

    在妈妈的压迫下,茉莉只能压抑住内心所有的悸动,她成功变成妈妈的乖乖女,可内心,早就千疮百孔。

    林妈妈在等着茉莉对她说谢谢,茉莉一直期待妈妈能发现她身上的伤,能对她说声“对不起”。

    在这样可悲的教育下,双方都在孕育着矛盾和不安,“别人家的孩子”林茉莉总是处于极度的自卑中。

    不断窥探茉莉的记忆,让林妈妈深陷其中。

    在同“妈妈”有关的记忆中,她看到了自己在茉莉眼中的样子。

    为了面子强迫女儿学习。

    否定女儿对文学的爱好,一定要她去当医生。

    对于女儿取得的好成绩冷嘲热讽。

    她才明白,原来,害死茉莉的凶手,是她自己。

    看着茉莉临死前的那一幕,她声嘶力竭地喊出:“妈妈爱你啊。”

    可茉莉,已经听不见了。

    4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名来源于诗人纪伯伦的一首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虽经你而生、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不少父母,却并不懂得这点,兀自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人物品。

    剧里这些生活上遭遇挫折的母亲,找不到其他宣泄渠道,只好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控制不了我自己的人生,但我总能控制我的孩子。”

    这些妈妈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她们爱。

    故事一的离异妈妈只身养家,想给儿子最好的生活。

    故事二的妈妈细心呵护儿子的生活起居,给了他全部的爱。

    故事三的妈妈对女儿无微不至,关心女儿的一切。

    孩子是她们生活中的最后一点光芒,她们竭尽全力,也想要托起他们。

    只是最后不仅无功而返,还得不偿失。

    就像《追风筝的人》中写的,“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5

    “爸爸妈妈,我不想要完美人生”

    《奇葩说》一期节目曾经讨论过:“如果你可以为你的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选择按下那个按钮吗?”

    哪怕按下这个按钮会有伤害,可能大多数父母也会选择按下。他们究其一生,想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未来。

    傅首尔在节目中提出:“父母认为的完美,能等同于孩子眼中的完美吗?”

    毕竟,完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定制必定出自他人之手,你视若珍宝的东西,也许我弃若敝履。

    傅首尔在节目中回忆起过往时说:

    “我妈特别高兴,因为我成为她灰暗人生中的唯一一个亮点。

    可是我心里的那些遗憾,我那些想干没干的事,我被偷走的快乐,除了我自己,又有谁真的在乎呢?”

    父母总想让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他们自己却很少努力去符合孩子的期待。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就必须要成为自己,否则会深陷在焦虑与痛苦之中,失去生而为人的意义。

    只是多少父母不明白,孩子最终,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自己手中的傀儡。

    给文章点个赞吧,让孩子,活成孩子本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凌晨海岸:15.男生女生别等说完我爱你之后,就没了,要考虑如何在一起生活啊,我爱你之后更多的是如何相处哦(收录于《凌晨海岸的经典语录》)
      • 暗黑蛋糕:一个成绩好能解决一切?那人辛苦经营了几十、几百年的家族事业不是等于白忙活?醒醒吧,不懂得怎么传承,最后也只是富不过三代,控制的了孩子,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浪费了一生,害了一代。
      • 不死不输:从有攀比(无论是自己的还是父母的)的那一刻开始,人的所有负面情绪都会接踵而来…………
      • c57fef7c4d16:明明什么都没错,但是错了。
      • 5700618d57ce:我害怕成为这样的家长,害怕自己太平庸懒散,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我必须要有所改变,计划具备,欠执行力,要行动起来!!💪💪
      • 大宝415:看了这三个故事有一些感触,对于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和存在,不可一刀切,不可盲目攀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子女必须要有耐心,要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个体,不可带有任何功利性,提倡幸福教育,人性教育。另外,对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一定要客观看待,分数绝对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素质和能力,它只代表一次考试的成绩,没有任何其他意义。绝对不能一棒子打死人。分数高未必有成就,分数低未必没出息。
      • 9ea0ccbdb231:你的一身被你儿子毁了,你自己有问题怪你儿子,活该你这b样
      • 不黑不白的小灰:人性这个东西,是不能推敲和触碰的,否则,它会像深渊一样吞噬你,会比最让人上瘾的毒品更让你无法自拔,你会在厌恶它的同时更加的迷恋它。看的越加清楚,你的心就会越加死寂。
        美剧或者作者所说的这个黑镜,就是思想的猛药,大补药,唯独缺了手活死棋般的药引🐼🐼
      • 67388dc0c95a: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咬文嚼字文化:@笑笑_af75 从来没有,很痛苦
        67388dc0c95a:@云卷居 但愿你不是这样
        6bc77b3dccf6:@笑笑_af75 你的灵魂从来都是没有自我核心
      • d0cda45038d6:看了前面几段文字猜了下大概内容,上一辈管得多,新一代的人想独立,不同角度不同的是非观,经历过上世纪洗礼的人思想保守(我认为的保守是中性词),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由于历史原因经历过某些深刻的shehui变化(懂得就不多说了,至少我认为变化大的足以对思想造成影响),思想从开放到保守转变的很大,思维成型,不容易有根本上的变化,觉得什么都要按部就班,我也被灌输过不做坏事就是做好事,这是从我们出生就打下的胎记,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排斥,但是像他们无法完全理解我们一样,我们也无法完全理解他们,我觉得这是没办法逾越的思想鸿沟,都看自己怎么做,怎么做都无关是非
      • 努力的北风味:对比真的深有启发,自己便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虽然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但是她们也是在我这一路上一直从正面或者侧面支配我的人生,给我规划好上完大学,如何找个工作,然后再奉子成婚,在他们给我设定好的程序下,走完我这一辈子。之前有看.《谁的青春不迷茫》中,里面的林天骄就是这样一个对家庭无可奈何的人,她最后吐露出人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让观影着感慨万千。中国式父母说到底并不是他们的错,一方面是父母过分的溺爱孩子,另一方面是很多孩子并不想改变一些东西,只能嘴上说说却并没有做出任何实际行动去证明给他们看!
      • 28aa152430ed:只能说这些父母是没遇见我这样的儿子,我从小就调皮捣蛋,就开始跟父母做斗争, 从小就不喜欢学习,各种改成绩,离家出走,打架斗殴,抽烟喝酒全学会了,父母同样是棍棒教育,反而打出了我一身好体质! 但是我还是很爱我父母的啊,因为长大之后就会明白当时父母的良苦用心! 也不存在恨!上学那会读书都是为父母而学,只有出了社会读书才是为自己而读的!能遇到开明的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很重要!遇不到那就只能练练了! 难道不读书还能打死你呀?皮练后点,上班老板盖巴掌的时候才能hold的住
        dcda1dc2a4e8:@你的马克杯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我爸真可能把我打死
      • cdc18f48e0ac:不知道说什么
      • 李伊白:友友们可以去看看我的影评吗《我不是药神》《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高高挂》
      • 90e32be47202:其实有时真的被压得喘不过气
      • 夜空中的月亮姑娘: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 活出自己 健康快乐 勇敢正直也是一种成功。自古坐轿子的少,抬轿子的多。自带光环的是少数,人都是生命权,自尊 彼此尊重。平等的爱孩子 吧
      • 8166114d1360:负重的爱
      • 刘君义:其实这些孩子的“失败”也有自己的原因,人投胎一次不容易,再难再累也不该自杀。首先就要把父母这种“自私的爱”看做一种伤害,这是对孩子尊严的践踏和奴役,然后甚至可以带着对父母的恨意活下去,如果觉得父母对自己伤害太大,可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将来某一天以某种方式报复父母。对我好的人,我就对他好,对我差的人我就对他差,哪怕他是什么父母,他们敢伤害我,我就敢伤害他,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等将来有一天自己翅膀硬了,就远走高飞,靠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等他们有一天老无所依的时候,就看你是想报复他们,还是原谅他们。
        夜空中的月亮姑娘:@刘君义 可怜的孩子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老话说36行行行出状元 个性时尚科技的时代 好大学是成功的捷径。可是多数人还是普通人
        刘君义:@刘君义 反对报复父母的所谓孝道的社会风气,正是助长家长管死孩子的最大助力,让这些自私的家长可以有恃无恐地摧残自己的孩子。
      • fankang:看了那么多回复,原来我真幸福:joy: ,从小到大,爸妈虽说是农民,但是任由我们自由发展学习,只要不打架不被老师叫家长基本不过问。虽说现在混的一般般 ,也算是健康成长,感谢爸妈,或许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教育方式,没感觉学习生活压力,算是快乐成长
      • e8ce8cd9348f:很喜欢你的文章(*∩_∩*)
      • 十年之後:想知道让妈妈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在哪里,是她嫉妒别人家孩子的母亲吗?我想不是的,我想是社会现状造成的这么多家庭悲剧!
      • 春日细语:👍👏🍇🍉
      • Aroundyou_185c:我以前当家教老师时,的确碰到过几个这样的孩子和家长。尤其有一个家长,因为她把第一个儿子培养进了省最好大学,所以他对第二个儿子的要求也特别苛刻,孩子其实很聪明。但是我感受到他内心如故事主人公一样的东西。本来想和她妈沟通的,但是她妈就是那种强势的人,完全听不进去。
      • 公主号得半日之闲:中国式的家庭关系,父母给予孩子太多爱。爱的太沉重以至于让人窒息。这几年很痛苦,感觉自己活成了别人,丢失了快乐自信的自己。家,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伤痛的来源,来自父母嘴里的“别人的孩子”,来自父母的各种期望。父母总是说着,都是为了好,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让我们不堪重负了。
      • 公主号得半日之闲:我所生活的上海,已经是中国的一线城市。我所工作的英孚教育,90%以上的孩子的学习是妈妈在管理。
      • d5b4a9a629d7:内容脑洞大开,标新立异并且不断更新;大家古灵精怪,想法不断并且乐于交流;那些你没见过的新奇的人和新奇的事,不知道这样的一个群体大家有没有兴趣加入?
      • 紫鸦:我们作为孩子选择不了出生、家庭、父母,但未来的成年生活我们可以抉择。当我们还幼小、无力去反抗却又希望保守自己的秘密(纯真、爱恋、珍爱的物品……)时,都得学着隐忍,学着顺从,学着隐藏,学着积蓄挣脱的力量。这样于父母于己 ,受到的伤害都会减少很多吧!
      • 李二狗快点走:🙄感觉有些人,想要西式教育的自由,又想要中式教育的宠溺。
        秦昭字子锐:@李二狗快点走 我不要宠溺,只要家里人把我当一个单独的人,18岁就把我赶出家门我也愿意。
      • 江海寄余生l:我曾经看过一个评论,他说他最讨厌那些自己没有能力飞起来,便下一个蛋,让它拼了命的飞的人
      • 影子的幸福:自己多努力吧,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的压力和无能施加到孩子身上
      • 魔狙:怀孕前畅想着把孩子培养成多么优秀的人,一定要让她成为什么样的人,随着小生命在肚子里慢慢长大,想法就变了,待她出生,我只希望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平平安安一生就好,而我自己也开始关注养生,想活得健康长久,能陪她久一些……
      • ad46c579e334:不想长大就是因为不想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原谅我第一次为人子女。
      • d7806ec2e359:我不想生孩子,因为给不了她想要的,而让又是我的一部分,我不可能不对他负责,可是人啊都是一个个体,不是谁能控制谁的,他过不好我也会难过,我们都活得累
      • 6564a6bd8c9a:父母,呵,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一生气就说气话,呵,我要是生你们的气结果就不堪设想,呵。
        秦昭字子锐:@简辞苍井 我曾经哭着问我妈,为什么要把我生出来,她却责备我整天上网(我并没有),学那些不三不四的话对她说。可是《雷雨》里的周萍也对他的父亲说过“你不该生我”,难道他也是从网上学的吗?可悲,可笑!
      • 听风凭栏:一句我爱你啊,一句我为你好啊,成了所有对孩子伤害的借口。父母实现不了自己年轻时的愿望,总是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实现不了,说孩子无能,但是这不是自己无能吗?我爸已经开始对我放手,只有我妈死拽着不放,说什么都不听,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拜托所有束缚。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必去施加在我的下一辈身上。
      • 27608a84ffe1:看完你的文章,我更明白如何培养孩子
      • 暖冬晚秋:或许当我们看完这篇文章后,每个人肯定都会怨恨文章里的几个父母,但请你在怨恨他们之前,请先想想自己是否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的。
      • 暖冬晚秋:我们不得不澄清一件事实,大多数严格的父母,或者成绩好的学生,外表的各种好,各种美,内心的各种愤怒,各种冤屈不平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孩子想要的未来并不是我们真正所想要的未来,孩子也并不是一个天平,可以把父母的处境颠覆过来,另外,父母的处境关你孩子什么事,一句话概括,孩子也需要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而并不是你所想要的未来。
      • 0b7e9db39b7f:第三个像无声告白
      • 雪地飞狐:孩子都想成为自己,到底怎样成为自己,成为怎样的自己,孩子真的心里有数吗?可怜的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就希望孩子更幸福一些,希望他就算有一天没了父母的庇护也能很好地生活下去。可父母不可能个个都是教育家啊,他们没有能力引导孩子更好地成长,他们只有紧盯着孩子考试的分数,因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考不上大学的孩子真的会有极大可能面临着将来生存的难题。我身边有太多教育乏力的家长,跟青春期的孩子闹得剑拔弩张。唉!
      • hoopoe:轮回往复,曾经的子女也变成父母,现在的父母也是曾经的子女,这是怎样的迷局?!
        秦昭字子锐:@hoopoe 所以我对未来感到恐慌,担心自己讨厌,却又重复家里人曾经不把我当一个单独的人看的那种怪圈。
      • 洮碧:看了这篇文章,再一次刷新了我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我们家有三个孩子,我是最大的那一个,在生活中,我妈感觉是个有个双重人格的人,从小到大口实不一,口头上用所谓的“道理”对我进行思想绑架,自己却从不在我们面前实践。有时候语言暴力直击我心,从初中开始就几乎没管过我,每天出去和所谓的朋友、同学逍遥于外,从那以后母爱是个奢侈品,我变得很叛逆,她和我说话我不留余地得反击,你会语言暴力我难道就不会?这样的我,刚开始进高中,成为了一个普通班的学生,也许是上天想要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机缘巧合地在高一下学期进了全年级最好的班。从那天起,我的人生至少不再那么黑暗。在高中寒窗苦读、挑灯夜读的那两三年,最终虽然没有进入一个很好的大学,但是也还不错。这终于让我逃离那个家,不再受她的冷嘲热讽。可笑吧,现在我已经大四毕业,仍然却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还是渴望她的改变,如今弟弟妹妹也在经历初中时光,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比当时的我、现在的我更加幸福,因为,母亲的偏心、偏爱从未改变。我唯一能做的,不再是抱着一颗脆弱的心等待母亲的爱,而是应该清醒地告诉自己,幸福的获取要依靠自己,即使母爱很重要,但成为自己更重要!
      • 清水秋:三个故事看的我心惊肉跳,原来我们一直都用家长的权威去要求孩子,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承认个体差异,仔细聆听孩子的心声,做一个智慧的家长,我们一直在路上……
      • e37c1d5387dc:听了10年父母对生活的抱怨,可能我累了
        夜空中的月亮姑娘:@e37c1d5387dc 他们不知道累不累,加油 做个努力的平凡人,慢慢也会很好的
      • 璟沐:只能永远按照他们的希望所行走,我想要的我喜欢的,他们大概都没有真真正正理解过吧,我想要看到的天空,在他们眼里就是阴霾 ,父亲的辱骂母亲的白眼,我可能是最悲哀的人了吧
      • 甜甜甜甜甜_4ad7:电影电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三个故事把中国还处于应试教育状态转型中,家长还是以分数学习为重,不注重孩子的自我个性发展,和心理的健康,表达的淋漓尽致。为什么孩子越大离我们越远,是我们自己为了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缺少了沟通,还是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按我们的思想轨迹出牌,让我们感到不安,只想用粗糙的方式,让孩子按我们的套路打出他们的人生。值得现在的我们好好想一想。
      • 繁思百科:都是出于好心,可是太好心了也不行,对于孩子是一种折磨。
      • 8699a219db6a:我不错的学习,不错的大学,别人作的我都得做,应该做的更好才是。不想学习就是不要脸,落榜不论什么原因都应该补习,碰娱乐性产品杂志就是堕落,爱好乐趣朋友不符合她要求应该通通毙掉。永远不能平等的交流,平常是漠视,爆发时劝哄,我不是三岁啊?放手又是真的由我决定吗?最后还不是走你要的路。我没有理想,只想活着,丧且不可能吗?我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出生?
      • 桐儿君:看了文章我心里平衡多了,原来不止我妈是这样对我的,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妈妈也都是这样对自己孩子的。最近正对于我妈用语言绑架我指责我莫须有的罪名,然后冷暴力的漠视,不理睬,不说话。我内心抓狂的一塌糊涂,不知道怎么办?我从小是妈妈带大的,有时候觉得她也挺可怜的,做不到真正的决裂,但是她却从来没有可怜过我,冷漠起来就跟仇人一样。
      • 蔚蓝的天空_68af: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我曾经对孩子说过感谢他的到来,让我有了母亲这个职称。
      • 南风瓷:我觉得小孩无限度的看电视手机,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a9e40558fe2d:@yu_74cd 什么叫无限度?!看电视,玩手机十分钟眼睛会瞎,写作业一小时就不会瞎了吗?!他们背后的努力又真正了解多少?!谁又不想考个好成绩呢?!谁想回去因为成绩的问题而被父母责骂?!作为一位学生,学生的压力我再清楚不过了。

        以前的我父母也是这样的人,可我也不能每天总是无时无刻在学习吧,我也曾经努力过,初中的时候我记了很多笔记,有一次我记了很厚的一本,我几乎天天拿出来做作业,可一年以后当我需要用那个笔记本的时候,却被我父母当成废品扔掉了,我问他们的时候,他们甚至连那个笔记本的样子记不清!!!一年了,我的努力就从来没有被他们注意过!

        也许你们和我不一样,
        因为没有朋友,
        所以只能在手机电脑里寻找自己,

        希望你的孩子不要像我一样很小的时候就戴上了面具
        SummerSolsticeX:@yu_74cd 这样是以偏概全了
        SummerSolsticeX:@yu_74cd 你只看到了表面,你有没有正真了解过你的孩子呢?你知道他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吗?你知道也许你认为的优越美好的生活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地狱呢。他也许只是想休息一下。家长要要体谅一下孩子
      • d4999f3d52df:三周前因为一个相亲对象跟妈妈吵了一架,吵架的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一句话,相亲对象大我三岁,在老家的城市一旦相亲就是奔着结婚去的,男方很着急,搞的我很烦,我妈让我多体谅体谅人家。然后我就爆发了,说话语气很冲。我妈很伤心,自顾自的说我长大了,翅膀硬了,管也管不住了,也不听话了。突然就觉得很委屈也很累,我已经听话了25年了,还要我怎么样,感情这个事儿我无法控制,我就是不喜欢他,为什么我要委屈我自己去体谅他,反倒妈妈不能体谅一下我呢?
        7b5c62111677:@梅话匣子 好像全天下可多的妈妈都是这样的,我的妈妈也是这样的
      • 藕霸_6ef9:第三个故事和《无声告白》很像啊
      • 玥玥0908:三个故事,都没有看到爸爸的身影,难道爸爸只是一颗精子的捐赠者,丧偶式的育儿,才是中国家庭教育缺失的原罪,如果一个男人还没有做爸爸的能力,干嘛要结婚,为什么要伤害一个女人,还要祸害下一代?
        玥玥0908:@小豆荚子 婚姻和孩子是两个人共同责任和负担,眼看着妻子一步步,将自己将孩子,逼入死亡和令人窒息的境地,男人的引导又在哪里?
        d1cc5f43ea7d:@玥玥0908 以上影片中的女人,普遍缺乏自我认同,自己没有全力赢得尊重,一位通过控制来获得安全感。对孩子这样,很可能此前对丈夫也是如此。其实丧偶式育儿问题,女人可能也有问题,在泛化的控制下,男人有些是逃离的
        剑舒:@玥玥0908 爸爸一般而言控制欲没有那么强
      • 暮羽初心:预设的人生并不完美,值得做家长的深思
      • 兽眸深情如兽心:那种语调,那种话语,孩子都听十多年了。看来只有结婚成家一条路。
      • 柔泥化骨方作瓷:沉重的亲情,让青年人不再年轻!👏👏👏👁👍❤❤❤❤🌺🌺🌺🌺🌺🌺🌺💐💐💐💐💐
        柔泥化骨方作瓷:@梅话匣子 传统观念,摸索中前行!👁❤👁👍👍👍👍👏👏👏👏💐💐💐💐💐💐
        d4999f3d52df:是真的很沉重啊
      • df54c98d522e:我不错的学习,不错的大学,别人作的我都得做,应该做的更好才是。不想学习就是不要脸,落榜不论什么原因都应该补习,碰娱乐性产品杂志就是堕落,爱好乐趣朋友不符合她要求应该通通毙掉。永远不能平等的交流,平常是漠视,爆发时劝哄,我不是三岁啊?放手又是真的由我决定吗?最后还不是走你要的路。我没有理想,只想活着,丧且不可能吗?我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出生?
      • df54c98d522e:嗯,像我妈妈的升级版
      • low_:我怎么觉得,我在百度上也见过这篇文章🤔
      • 苍黄岁天:儿女的不幸基本是父母决定的!!!
        72d8144cf0f1:@volcanol 呃,好嘛
        苍黄岁天:@兰无韵 也还是教育的问题。
        72d8144cf0f1:@volcanol 也不尽然,还有些孩子整天让家长操碎了心
      • 汀汀心语:凡事过犹不及,中国式家长有中国式家长的好,他们爱孩子怕孩子走错路应该适当干预,完全放养也是不科学的,毕竟每个人要活出自己而机会只有一次。
      • 芒_樂:只有父母这个“职业”是不需要经过任何考核就能上岗的。
      • 卢卡Lucar:把自己的无能,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是大部分父母的特点。
      • 刘昱廷:好他妈的恐怖
      • 小金帽:我原来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妈要这样来控制我?为什么每一次的尝试沟通都以失败告终?想了好多年才明白,因为她只想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结果,一旦不同,就会用尽各种方式来达到,达不到就宣泄,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换言之,其实就是自私,只关注自我的感受。
        d4999f3d52df:上次跟闺蜜聊起来和家长沟通的这个事儿,她说,永远不要试图是跟你的父母讲道理,讲不通,因为他们不会听。一旦你的想法和他们的想法不同,他们会自说自话,自动屏蔽你说的所有话。
      • 知了光影阿甘:都什么年代了,居然我们还需要呐喊出那句,救救孩子们吧,的话,:no_mouth:
      • 梦里风吹过: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所谓“中国式家长”的教育方式,而是作为父母把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和梦想强压给自己的孩子,偏执的认为这样就是最好的(而且不同的人的期望和梦想完全不同),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过度的给自己的孩子规划人生,以爱的名义,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十分残酷的剥夺孩子自由(人生选择的自由,业余爱好的自由,玩耍的自由,甚至人身自由),孩子的人性(或者自由的天性,我觉得这两个词都不是很准确)长期被压抑,极易造成反弹,引发悲剧的后果(屡见不鲜)。事实上我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经历。读文章时,我一直在想的是死亡诗社里那个在寒冷雪夜里的男孩自杀前的场景,他脱光上衣,打开窗户,把演戏用的枝条编成的头冠放在窗台,无声的走进楼下客厅,从抽屉取出手枪,那无声而冰冷的绝望真的让我感同身受,不寒而栗。
      • d2d860a91963:我想提个反对意见,我们生在中国有着中国式的家长,但我觉得中国式家长也有他的好处,不能全盘否认。假如你从小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我并不觉得你能活出自己想活的样子,毕竟你还是个孩子,还需要学习成长,还有人成长不能只依靠自己,所以父母是小时候离我们最近最亲的人,他的话有很多都是有用,只是你不理解罢了,长大了才知道。
        84d49f8c9d96:@鱼古店长 说得好
        吉钰呀:@一半好一半坏你知道吗 作为一个从小被打到大的孩子,我并不认同您所谓的“毕竟还是个孩子”,孩子就可以按照父母认为的对的方式教育吗?我数学天生就不好,你就打断我八条腿我也学不好,对不对?教育的方式千千万,父母笃信的那一种,可能并不适合孩子。就像文章中的那几种,都不能说成是不适合了,而是有些变态啊。孩子再小也有人权。文章重点在讨论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在讲小孩子不应该接受教育。只是教育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而非在父母的意愿之上。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式教育的意思,譬如棍棒教育,但也请父母在看到孩子成绩单变漂亮的同时,他的内心与灵魂,是不是依旧安然无恙。
      • 我是杨颖:好喜欢这首诗,就像以前看过的一篇英语文章《生而为赢》,生命既然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有他独特的意义和魅力,如果每一个孩子都照着一个标准活下去的话,那这世界不就没有精彩可言了吗?

      本文标题:中国家长的无声谋杀:妈妈,你还要我死多少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qh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