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人坏人一念之间

好人坏人一念之间

作者: 扬帆起航66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20:12 被阅读0次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这是王阳明家训的尾声。琅琅上口、朴实无华的几句话却足以让人深思一生。

有人问王阳明:“既然良知是指引人向善的,而人人皆有,为何会有恶人?”

王阳明回答:“恶人的良知被遮蔽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恶人的良知被遮蔽,就是良知不能发挥作用,分不清是非善恶,于是有了好人和坏人之分。所以,良知就是心地,良知光明,就是良人;良知被遮,就是恶棍。

这种看法大错特错。王阳明早就说过,良知无论光明还是被遮蔽,它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它肯定能判断出是非对错。但是,恶人不会执行良知的命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对于抢劫,任何人都知道是错误的,但有人却去做,这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良知永远是向善向“是”、天天向上的。但是,我们的心所发出的意(念头)却是有善有恶的。所以王阳明要求我们要诚意——真诚恻怛地对待自己的念头——即正念头。

而心地,原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存心、用心。

存心就是光明良知,用心就是诚意。归根结底,所谓“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说的就是:念头正时是良人,念头歪时是坏人。

所以,做人在心地,就是在念头。这件事,你的念头是好的,你就是好人;那件事,你的念头是坏的,你就又成了坏人。

我们可以从西汉宣帝时的宰相丙吉身上得到证明。

丙吉有一天出门办事,见到一群古惑仔正在血拼,有人已满脸血污,倒地不起。丙吉却似没看到般,就从械斗现场走过。

出了城就是郊区,有人驱着一头牛走过,那头牛气喘吁吁,伸长了舌头,有气无力地缓缓前行。丙吉急忙让车夫停下牛车,上前查探,如同医生检查病人一样认真。

回来的路上,他的车夫忽然说道:“老爷,我就不明白了。”

丙吉问:“你怎么啦?”

车夫说:“生死事大,您见到有人械斗,置之不理。可看到一头牛,却跑上去嘘寒问暖。牛比人大?”

丙吉说:“这你就不懂了,打架斗殴的事自有京城治安官负责。而那头牛喘得厉害,我担心是天热的原因。现在刚进入春天,如果天气炎热的话,那么老百姓今年的收成就成问题了。我身为宰相,黎民百姓的生计问题是要管的,打架斗殴的事不是我管的。”

后人评价说,丙吉识大体。冯梦龙却嘲讽道:“牛体比人体大,他的确是识大体。”

人命关天,丙吉不管,这就是念头不对,此时,他成了坏人。牛吐舌头,他下车询问,所抱的念头是对百姓收成的担心,这个时候他又成了好人。

有人向王阳明请教道:“我秉性平直,安分守己,遇到口才好的人,就特别惭愧,恐怕这是根器太弱,后天无法补救吧?”

王阳明回答:“你这是重外轻内。如果平时能集义(积累善念善行),则浩然之气至大至公,充塞天地,自然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就能通晓人讲话背后的意思,凡是那些弄虚作假的言语在你面前根本无从藏身。若能做到这点,你有什么可惭愧的!集义就是致良知。心得其宜为义,致良知就是心得其宜了。”

此人又问:“我因和弟弟谋划一件事,结果没成功,还连累了很多人。后来反省,都是因为不老实的缘故,您怎么看?”

王阳明回答:“所谓老实,须是实在地致自己良知才能得到,不然恐怕所谓老实,正是不老实。”

此人再问:“我听说有个县官清廉异常,退休后险些贫困而死,我就跑去给了他些食物,回来后感觉很舒服,自以为有所得,我觉得‘自以为有所得’,恐怕不太好,您认为呢?”

王阳明回答:“你既然知道‘自以为有所得’不太好,其实就是在致良知。做善事,本是天理。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就不是致良知。”

“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这就是念头不正,心地就不好了。

佛家讲,“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儒家说,动机最重要;王阳明则说,要真诚恻怛地对待你的意(念头),时刻提防它。其实大家说的都是一回事:好人和坏人,不是永恒的。它们在互相转变,转变的玄机就是我们的念头!

明末的心学门徒高攀龙也有类似的家训:我儿生在世上,只想着怎样做一个人,这是第一重要的事,其他事都不要紧。做人的道理不必多说,只消看看《大学》这本书即可。按书上说的去做,就不会有错。自古以来聪明、通达、明智的人,还有那些圣贤豪杰,对这一点看得最透彻,做得早,所以他们名垂千古,永不磨灭。如果听到这些话还不信,那就是平庸、蠢笨的人,应该猛醒过来。

做一个好人,从眼前看,得不到什么好处,但从长远看,却是占了大便宜;做一个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从长远看,必然要吃大亏。自古以来,成功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都非常明显,为何有人还执迷不悟?真是可悲!

不错,心地坏的人,的确很可悲!

相关文章

  • 原创诗歌:《好人与坏人》

    (观电视剧《火帅》有感) 对于好人 好人是好人 对于好人 坏人是坏人 · 对于坏人 好人是坏人 对于坏人 坏人相互...

  • 改变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小时候曾听老人家说:好人变坏人只需一念之间,然而,坏人变好人需要一辈子。但是一切的改变都是从你自己开始。为...

  • 2023-02-20

    到底是好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 好坏,善恶都只在一念之间,没有绝对。 我还是更希望可以做一个好人,向善而行,做...

  • 好人坏人一念之间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这是王阳明家训的尾声。琅琅上口、朴实无华的几句话却足以让人深思...

  • 好人坏人

    好人坏人非二分法,而是四分法,这是两个集,有好人非坏人,有坏人非好人,有好人又坏人,有非好人非坏人,

  • 《荀子》修身篇—君子和小人(三)

    1,什么是好人? 好人认为他是好人,坏人认为他是坏人。 是是,非非 认为好人好,认为坏人坏,这就是好人。 2,什么...

  • 老人生活

    晴天雨天,过去就此消失。 大事小事,过去就没有事。 好人坏人,脑袋一念之间。 财去财来,机遇智慧之识, 好话歹话,...

  • 好人坏人

    好人做多了 好人也就成了坏人 坏人做多了 坏人也就成了好人 世间难辨好坏人 唯有真心识知心 世间难有真心在 只能坏...

  • 从黑暗森林威慑失败和一次黑暗森林打击误报透视人性

    这个世界上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好人真的是好人,坏人真的是坏人吗?面临终极的考验,好人还是好人吗?看看《死神永生》给我...

  • 人究竟有几面性?

    小时候看电影,人只有两种:好人和坏人。 好人任何时候都是好人,坏人永远是坏人。 总是问爸爸: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人坏人一念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qo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