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分享: 南、北《平沙落雁》的不同

转分享: 南、北《平沙落雁》的不同

作者: 随身携帶的寂靜地 | 来源:发表于2022-08-25 03:40 被阅读0次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的传谱,最早刊于明代的《古音正宗》(1634)。其曲调悠扬流畅,和谐恬静,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给人以“静境中之闹境”的趣味,至此也有了水墨画般的笔触。其曲意也在“借鸿鹄之远志,抒逸士之心胸”。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历代琴家喜爱,也是三百多年来传谱最多、流传最广的琴曲之一。

但就曲谱而言已有多种版本,《立雪斋琴谱》与《治心斋琴学练要》已经分段不一了。而我们通常说《平沙落雁》分南、北两派,广义是指管平湖先生与张子谦先生的演奏区别。张子谦先生的演奏谱是据《蕉庵琴谱》(1868),由广陵派琴家秦维瀚撰辑,共收录三十二曲;管平湖先生的演奏谱是据《琴学丛书》(1910),由近代古琴家杨时百撰辑,共四十三卷,约七十万言,收录资料颇多。这些就已经可以看出琴家对于《平沙落雁》的钟爱了。

管平湖先生的演奏偏刚一些。乐曲开始基于平缓,描绘出夕阳西下一片平静的沙鸥之地,宁静祥和,使人尽享其美妙与幽静,会有流连之感。这也是逸士所向往的、而他们该有的生活。

乐曲中间却又富于灵动性,以大雁的起起落落承载自我的志向,愿随大雁一起翱翔于天地,去追寻那心底深处淹没的志向,让这一切飞向天际,而逆境中的逸士便可追寻那“鸿鹄之志”。

作品在结尾却又回归,繁杂思绪过后归于平和,内心的情感交融过后终究归于静寂。有种“身不能及,心向往之”的感触。使人听之为其远大的志向而称赞,但又为力所不能及而沉闷。这一切的一切鲜明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逸士不得志之情跃然眼前,听之、思之亦可感同身受。

张子谦先生的演奏较柔,乐曲一开始与管平湖先生类似,以平缓为主,构建出一片祥和之景,给人以高远、淡雅之感。

中间开始有了情绪的发展,思绪已开始展开,且乐曲中吟猱、撞、退复多者结合使用,使作品的旋律丰满而又流畅,且具有歌唱性。尤其描写雁群飞落,笔触虽不多,用了较慢的速度轻描淡写,却给人以惬意之感,有了享受大自然的“慢”心情。

而尾声也是以较简单的方式结束,未加渲染,但此时你却有了人在画中游的体验,与我们当下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是能够触动到那根紧张经络下的柔软之处,直逼心灵,撬动灵魂。

相关文章

  • 转分享: 南、北《平沙落雁》的不同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的传谱,最早刊于明代的《古音正宗》(1...

  • 鳌头漫笔(322)

    平沙落雁 浙派古琴名曲《平沙落雁》 意境深远 海阔天空 作为平阳文化创意沙龙 取一个“平沙落雁”的品牌 实在是恰...

  • 平沙落雁

    和耘田的阿姨们说,我要拍照了。阿姨说,干活人累,拍了不好看。陆良讲,好的,干农活的阿姨越来越少,你们越来越吃香,年...

  • 平沙落雁

    1999年,我读二年级,那时候最为火爆的电视剧是吕颂贤版本的《笑傲江湖》。当时并不知道他叫吕颂贤,也不知道什么是T...

  • 平沙落雁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

  • 平沙落雁

    一、课堂记录 1、第一段散板,环境描写,大漠空旷,类似于良宵引开头处理 2、只有第二段入拍,节奏严谨工整,描写大雁...

  • 平沙落雁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潇湘八景》第一景的“平沙落雁”位于现今的衡阳市回雁峰。 “岁...

  •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近体诗1 柔软的 是沙子的细软… 疲惫的 是雁群的跋涉… 沙子的细软抚慰着疲惫的雁群 顿时 有了力量...

  • 《平沙落雁》

    7月27日,今日份《平沙落雁》。我与孩子在十大古曲中选择出各自最喜欢的一首,孩子的选择是《十面埋伏》,我的就是《平...

  • 平沙落雁|诗歌

    绵绵金色沙丘 住着弯弯一汪湖水 怀里捂着一只只 大雁,扇翅斜插云天 鸣叫半空,不绝于耳 盘旋回头,飞舞深情 流露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分享: 南、北《平沙落雁》的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ragrtx.html